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的漂白剂.某小组开展如下实验,按如图装置制取无水NaClO2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2)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ClO2气体,则B中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装置D中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3)从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无水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在在低于60℃条件条件下干燥得到成品.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和NaCl;
(5)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请计算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

分析 装置B中制备得到ClO2,所以B中反应为NaClO3和Na2SO3在浓H2SO4的作用生成 ClO2和Na2SO4,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装置D中生成NaClO2,装置C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装置AE是利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环境,
(1)装置D中发生气体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装置C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2)装置B中制备得到ClO2,所以B中反应为NaClO3和Na2SO3在浓H2SO4的作用生成 ClO2和Na2SO4,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装置D中生成NaClO2,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双氧水应表现还原性,有氧气生成,结合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配平书写方程式;
(3)从溶液中制取晶体,一般采用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注意温度控制;
(4)由题目信息可知,应控制温度38℃~60℃,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5)根据化学反应可得关系式:NaClO2~2I2~4S2O32-,令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x,根据关系式计算.

解答 解:(1)装置D中发生气体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装置C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故答案为: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2)装置B中制备得到ClO2,所以B中反应为NaClO3和Na2SO3在浓H2SO4的作用生成 ClO2和Na2SO4,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 ClO2↑+2Na2SO4+H2O;
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装置D中生成NaClO2,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双氧水应表现还原性,有氧气生成,结合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配平后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故答案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3)从溶液中制取晶体,一般采用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为防止析出晶体NaClO2•3H2O,应趁热过滤,由题目信息可知,应控制温度38℃~60℃进行洗涤,低于60℃干燥,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 洗涤; 在低于60℃条件;
(4)由题目信息可知,应控制温度38℃~60℃,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所以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和NaCl,
故答案为:NaClO3;NaCl;
(5)令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x,
NaClO2~2I2~4S2O32-
1mol                   4mol
0.25x         c mol•L-1×V×10-3L
则:x=c•V•10-3mol
故答案为:c•V•10-3mol.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涉及亚氯酸钠制备实验的基本操作、亚氯酸钠的性质及中和滴定等知识,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粉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B.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  O2-+2H+=H2O
C.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Ag+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非电解质 氯化银-强电解质  碳酸-弱电解质
B.NO2-酸性氧化物 CuO-碱性氧化物 Al2O3-两性氧化物
C.冰醋酸、纯碱、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D.碘酒、淀粉溶液、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B.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既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D.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1mo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g)+$\frac{1}{2}$O2(g)═H2O(l)△H=-285.9kJ/molB.H2(g)+$\frac{1}{2}$O2(g)═H2O(l)△H=-241.8kJ/mol
C.H2(g)+$\frac{1}{2}$O2(g)═H2O(l)△H=+285.9kJ/molD.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2%,为了验证其纯度,用浓度为0.1mol•L-1的盐酸进行滴定,完成下列问题:
(1)称取5.0g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配成500mL溶液备用;
(2)将标准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调节液面位置在“0”刻度以下,并记录下刻度;
(3)取25.00mL待测液.该项实验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除锥形瓶外)碱式滴定管,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滴定到溶液颜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
(4)某同学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30.3028.74
第三次25.000.2226.3126.09
请选用其中合理数据列出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c(NaOH)=0.1044mol/L.
(5)由于错误操作,使得上述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CD(填写编号)
A.中和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度数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取用25ml待测碱溶液注入锥形瓶进行滴定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装标准溶液来滴定
D.把配好的标准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然后用来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Ⅰ(1)SO2可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分别是使氧化铁溶解为氯化铁、抑制Fe3+水解.
(3)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Cl2,HCl(写化学式).
Ⅱ已知: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FeCl2,为制备纯净的CuCl2•2H2O晶体,拟定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且已知:Fe2+沉淀的pH范围为7.0~9.0;Fe3+沉淀的pH范围为1.9~3.2;Cu2+沉淀的pH范围为4.7~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4)步骤Ⅰ中,将Fe2+转化为Fe3+最好选用下列氧化剂中的C(填字母).
A.K2Cr2O7          B.NaClO       C.H2O2 D.HNO3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5)在步骤Ⅱ中,加入Y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以促使Fe3+沉淀完全,pH范围应为3.2≤pH<4.7Y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C(填字母).
A.NaOH                 B.Cu               C.Cu2(OH)2CO3
(6)步骤Ⅲ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将溶液在较低温度下加热蒸发析出晶体,同时通入氯化氢气体防止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b.
(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慢(填“快”或“慢”).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稳定剂Ⅱ,原因是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研究小组以粗盐和碳酸氢铵(NH4HCO3)为原料,采用以下流程制备纯碱(Na2CO3)和氯化铵(NH4Cl).

已知盐的热分解温度:NH4HCO3 36℃;NaHCO3 270℃;NH4Cl  340℃;Na2CO3>850℃
请回答:
(1)从NaCl溶液到沉淀1的过程中,需蒸发浓缩.在加入固体NH4HCO3之前进行蒸发浓缩优于在加入NH4HCO3固体之后,其原因是可避免NH4HCO3的分解.
(2)为提高NH4Cl产品的产率和纯度,需在滤液1中加入氨水,理由是抑制NH4+水解、使NaHCO3转化为Na2CO3、补充煮沸时损失的NH3;步骤X包括的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3)测定NH4Cl产品的纯度时,可采用的方法:在NH4Cl溶液中加入甲醛使之生成游离酸(4NH4Cl+6HCHO=(CH26N4+4HCl+6H2O),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标定)进行滴定.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D.
A.为了减少滴定误差,滴定管、锥形瓶均须用待装液润洗
B.标准NaOH溶液可以装入带有耐腐蚀旋塞的玻璃滴定管中
C.开始滴定前,不需擦去滴定管尖悬挂的液滴
D.三次平行测定时,每次需将滴定管中的液面调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附近位置
②若用来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使用前未烘至恒重,则测得NH4Cl产品的含量比实际含量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