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将质量均为100g的锌片和铜片用导线与灯泡串联浸入盛有500mL 2mol•L-1稀硫酸溶液的1.5L容器中构成如图装置.
(1)该装置中发生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溶液中SO42-(填微粒化学式)向锌极移动.
(2)若2min后测得锌片质量减少13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0.4mo1,电子的流动方向由m到n(用m、n表示).若将正极生成的气体不断导入一个2L的刚性容器中,则反应开始至2min用该气体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mol•L-1•min-1
(3)当反应进行到3min 时灯泡亮度较弱,某同学向该装置内溶液中加入bc(填序号)灯泡的亮度会突然增加.
a.300mL蒸馏水                             b.100mL 8mol•L-1硫酸溶液
c.300mL 10mol•L-1硫酸铜溶液     d.200mL 8mol•L-1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 (1)该装置构成原电池,负极上锌溶解,正极上氢离子放出氢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锌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氢气,阴离子流向负极;
(2)负极上锌溶解,电极反应为:Zn-2e-=Zn 2+,据此计算导线中流过的电子;电子的流动方向为负极流向正极;由v=$\frac{△c}{△t}$计算反应开始至2min用该气体表示的反应速率;
(3)当反应进行到3min 时灯泡亮度较弱,根据加入电解质时离子浓度增大即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会使灯泡的亮度突然增加判断.

解答 解:(1)该装置构成原电池,负极上锌溶解,正极上氢离子放出氢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阴离子流向负极,所以SO42-流向负极锌极,故答案为:2H++Zn=Zn2++H2↑;SO42-
(2)负极上锌溶解,电极反应为:Zn-2e-=Zn 2+,正极上氢离子放出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所以锌片质量减少13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frac{13g}{65g/mol}$×2=0.4mo1,生成氢气为0.2mol;电子的流动方向为负极m流向正极 n;又正极生成的气体不断导入一个2L的刚性容器中,则反应开始至2min用该气体表示的反应速率v=$\frac{△c}{△t}$=$\frac{\frac{0.2mol}{2L}}{2min}$=0.5mol•L-1•min-1;故答案为:0.4;由m到 n;0.5mol•L-1•min-1
(3)a.300mL蒸馏水,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灯泡的亮度会减弱,故错误;
 b.100mL 8mol•L-1硫酸溶液,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灯泡的亮度会增加,故正确;
c.300mL 10mol•L-1硫酸铜溶液,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灯泡的亮度会增加,故正确;    
d.200mL 8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导致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灯泡的亮度会减弱,故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把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化石油气主要含乙烯、丙烯和甲烷
B.限制氟利昂的使用是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
C.在船身适当位置装锌块可以避免船体遭受腐蚀
D.工业上冶炼像钠、钙、镁、铝这样的活泼金属,需采用电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因为非金属性Cl>S,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中,能使FeCl3溶液呈紫色的是(  )
A.CH3CH2OH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B.以NaCl为原料可以生产烧碱、纯碱、金属钠、氯气、盐酸等化工产品
C.步骤Ⅱ中鼓入热空气吹出溴,是因为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D.用SO2水溶液吸收Br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若利用该装置实现碳和浓硫酸的反应,并进行如下验证:

(1)实验步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2)C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2SO4(浓) $\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3)若要证明产物中的两种气体,装置B、C、D、E中分别装有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则B、D装置中品红溶液的作用分别是检验SO2,检验SO2是否除尽.证明气体中有CO2的现象是D中品红不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若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同时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C、D中分别装有Na2S溶液、足量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则:B中的现象为产生淡黄色沉淀;E中应加入Na2SiO3溶液(填化学式),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有机物A、B、C、D、E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请完成下面有关问题:

(1)C中官能团的名称羟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H≡CH+HCl$→_{△}^{催化剂}$CH2=CHCl,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某烃X的最简式与上述C2H2的相同,X蒸汽相对氢气的密度为39.现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溴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X难溶于水
B.煤炭中含有这种烃
C.X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
D.试验后试管2中的有机层是上层还是下层,可通过加水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H、D、T表示同一种核素B.F的结构示意图:
C.Na2O的电子式:D.MgCl2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多4个,Y、Z为相邻金属元素,Z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W与X同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元素与氯元素通过离子键化合形成对应的氯化物
B.原子半径:Y>Z>W>X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溶于氯化铵溶液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