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原子半径:W>Y>Z>X | |
B.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X | |
C. | Y、Z的氧化物都有两性 | |
D. | Y、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间可以相互反应 |
分析 X、Y、Z、W分布在三个周期,为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应为Si元素;Y、Z位于同一周期,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故Y最外层电子数-W最外层电子数=6-4=2,W、Y为金属元素,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Y为铝元素,W原子序数大于硅元素,故W为钾元素,钾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可知矿石化学式为KAlSiO4,据此解答.
解答 解:X、Y、Z、W分布在三个周期,为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应为Si元素;Y、Z位于同一周期,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故Y最外层电子数-W最外层电子数=6-4=2,W、Y为金属元素,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Y为铝元素,W原子序数大于硅元素,故W为钾元素,钾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可知矿石化学式为KAlSiO4.
A.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可知原子半径W(K)>Y(Al)>Z(Si)>X(O),故A正确;
B.非金属性X(O)>Z(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B正确;
C.Y、Z的氧化物分别为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铝具有两性,但Si的氧化物不具有两性,故C错误;
D.Y、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KOH,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钾与水,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根据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推断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云母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不均匀 | |
B. | 石蜡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不均匀 | |
C. | 石蜡具有各向异性,不同的方向导热性不同 | |
D. | 云母具有各向异性,不同的方向导热性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 | B. | a=b | C. | a<b | D. | 无法判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 |
B. | 欲除去Cl2中少量HCl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 |
C. | 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闭保存 | |
D. | 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尿素 | |
B. | 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首次使用“有机”一词,并提出了“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 |
C. | 1965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 |
D. | 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
B. |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插入溶液中 | |
C. |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 |
D. | 用分液漏斗分离水和四氯化碳时,水从上口倒出,四氯化碳从下口放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溴的煤油溶液里加入苯震荡 | B. | 向溴水里加入酒精后震荡 | ||
C. | 向碘的四氯化碳的溶液里加水震荡 | D. | 向碘水里加入四氯化碳后震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