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Mg为活泼金属,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在工业中利用镁制取硅: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X由稀硫酸制得,根据题干(1)信息可知,用锌和稀硫酸制得的氢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前应该先通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X为氢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当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Mg与SiO2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发生Mg2Si+4HCl═2MgCl2+SiH4↑,
SiH4+2O2═SiO2+2H2O.
(1)Mg可以与CO2、N2发生化学反应,Mg与氢气不能发生反应,依据X为氢气选择药品;
(2)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然后才能点燃酒精灯,因反应放热,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可利用自身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3)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SiH4在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自燃的气体,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会发生反应,Mg2Si与HCl反应生成的SiH4可自燃,所以会观察到闪亮的火星.
解答 解:Mg为活泼金属,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在工业中利用镁制取硅: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X由稀硫酸制得,根据题干(1)信息可知,用锌和稀硫酸制得的氢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前应该先通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X为氢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当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Mg与SiO2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发生Mg2Si+4HCl═2MgCl2+SiH4↑,SiH4+2O2═SiO2+2H2O.
(1)Mg可以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Mg与氢气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用氢气作为保护气,选用的药品为稀硫酸和锌粒,再用浓硫酸干燥,所以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锌粒,
故答案为:b;
(2)装置中有空气,若不用氢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前应该先通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Mg与SiO2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停止加热后,反应的条件由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
故答案为:让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利用自身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进行;
(3)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其反应的方程式为:Mg2Si+4HCl═2MgCl2+SiH4↑,SiH4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自燃的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SiH4+2O2═SiO2+2H2O,所以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
故答案为:Mg2Si+4HCl═2MgCl2+SiH4↑;SiH4+2O2═SiO2+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实验室制备原理和装置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分析判断,把握物质性质的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①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B. | “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还原性 | ||
C. | 点燃时:2CuH+3Cl2═2CuCl2+2HCl | D. | CuH 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溶解度 化学式 | 0℃ | 10℃ | 20℃ | 30℃ | 40℃ |
KC104 | 0.76 | 1.06 | 1.68 | 2.56 | 3.73 |
KC1 | 28 | 31.2 | 34.2 | 37.2 | 40.1 |
NaClO4 | 167 | 183 | 201 | 222 | 2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解后,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 |
B. | 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 |
C. | 蓄电池放电时,每消耗0.1molPb,共生成0.1molPbSO4 | |
D. | 蓄电池中每生成2molH2O,电解池中就消耗1mol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