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在工业中利用镁制取硅:2Mg+SiO22MgO+Si,同时有副反应发生:2Mg+SiMg2Si,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SiH4在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气体.如图是进行Mg与SiO2反应的实验装置:
(1)由于氧气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b(填序号).
a.石灰石   b.锌粒    c.纯碱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X气体,再加热反应物,其理由是让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
当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利用自身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进行.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①Mg2Si+4HCl═2MgCl2+SiH4↑;
②SiH4+2O2═SiO2+2H2O.

分析 Mg为活泼金属,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在工业中利用镁制取硅: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X由稀硫酸制得,根据题干(1)信息可知,用锌和稀硫酸制得的氢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前应该先通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X为氢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当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Mg与SiO2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发生Mg2Si+4HCl═2MgCl2+SiH4↑,
SiH4+2O2═SiO2+2H2O.
(1)Mg可以与CO2、N2发生化学反应,Mg与氢气不能发生反应,依据X为氢气选择药品;
(2)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然后才能点燃酒精灯,因反应放热,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可利用自身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3)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SiH4在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自燃的气体,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会发生反应,Mg2Si与HCl反应生成的SiH4可自燃,所以会观察到闪亮的火星.

解答 解:Mg为活泼金属,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在工业中利用镁制取硅: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X由稀硫酸制得,根据题干(1)信息可知,用锌和稀硫酸制得的氢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前应该先通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X为氢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当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Mg与SiO2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发生Mg2Si+4HCl═2MgCl2+SiH4↑,SiH4+2O2═SiO2+2H2O.
(1)Mg可以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Mg与氢气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用氢气作为保护气,选用的药品为稀硫酸和锌粒,再用浓硫酸干燥,所以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锌粒,
故答案为:b;
(2)装置中有空气,若不用氢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前应该先通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Mg与SiO2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停止加热后,反应的条件由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
故答案为:让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利用自身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进行;
(3)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其反应的方程式为:Mg2Si+4HCl═2MgCl2+SiH4↑,SiH4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自燃的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SiH4+2O2═SiO2+2H2O,所以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
故答案为:Mg2Si+4HCl═2MgCl2+SiH4↑;SiH4+2O2═SiO2+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实验室制备原理和装置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分析判断,把握物质性质的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烃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可能发生加聚反应  ②可能是苯的同系物  ③可能含有5个碳碳三键  ④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它的推断中错误的是(  )
A.“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只具有氧化性B.“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还原性
C.点燃时:2CuH+3Cl2═2CuCl2+2HClD.CuH 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反应之一,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已知:2BrO3-+C12=Br2+2C1O3-; 5C12+I2+6H2O=2HIO3+10HC1;
C1O3-+5C1-+6H+=3C12+3H2O
则C1O3-、BrO3-、IO3-、C1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排序为IO3-<C12<C1O3-<BrO3-
(2)已知Fe3+的氧化性强于I2,请你从所给试剂中选择所需试剂,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提示: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①FeCl3溶液 ②碘水 ③KI溶液 ④稀H2SO4 ⑤淀粉溶液取少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依次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振荡,若溶液变蓝,证明Fe3+的氧化性强于I2
(3)二十世纪初期,化学家合成出极易溶于水的NaBH4.在强碱性条件下,常用NaBH4处理含Au3+的废液生成单质Au,已知,反应后硼元素以BO2-形式存在,反应前后硼元素化合价不变,且无气体生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Au3++3BH4-+24OH-=8Au+3BO2-+18H2O
(4)某强氧化剂[RO(OH)2]+能将Na2SO3氧化.已知含2.0×10-3mol[RO(OH)2]+离子的溶液,恰好跟25.0mL 0.2mol/L 的Na2SO3溶液完全反应,则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
0 价.
(5)将32g 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①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 mL 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frac{50+0.1aV}{14}$mol/L.(用含V、a的式子表示)
②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H202的质量为1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Ⅰ、(1)常温下,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无水盐A的溶解度为Sg,则常温时,该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frac{S}{100+S}×100%$,如果已知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000ρS}{(100+S)M}$mol/L.
(2)标准状况下,67.2L CO2的质量为132g,其中含有6mol氧原子.
Ⅱ、某同学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250mL 0.9mol/L的稀硫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取浓硫酸12.5 mL.
(2)配制该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250mL容量瓶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3)在配制过程中,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大于 0.9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取所配制的稀硫酸100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L,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3 g;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高氯酸钾广泛用于火箭及热电池等领域.实验室制取高氯酸钾的步骤为:称取一定质量的KC1、NaClO4,溶解后混合,经冷却、过滤、滤出晶体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及真空干燥得到.有关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溶解度
化学式
0℃10℃20℃30℃40℃
KC1040.761.061.682.563.73
KC12831.234.237.240.1
NaClO4167183201222245
(1)写出实验室制取高氯酸钾的化学方程式NaClO4+KCl═KClO4↓+NaCl;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晶体的目的是尽可能除去溶解度较大的杂质.
(2)热电池是以熔盐作电解质,利用热源使其熔化而激活得一次储备电池.Li/FeS2热电池工作时,Li转变为硫化锂,FeS2转变为铁,该电池工作时,电池总反应为FeS2+4Li═Fe+2Li2S.
(3)Fe和KC104反应放出的热量能为熔盐电池提供550-660℃的温度,使低熔点盐熔化导电,从而激活电池,其供热原理为:KClO4(s)+4Fe(s)═KC1(s)+4FeO(s),△H<0.
①600℃时FeO可部分分解生成Fe304,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4FeO=Fe3O4+Fe.
②称取一定质量上述加热材料反应后的混合物(假定只含氯化钾一种钾盐)于烧杯中,用蒸馏水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固体质量减少了0.43g,在固体中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微热让其充分反应,固体完全溶解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洗净、干燥,再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6.0g棕色固体.求该加热材料反应前,铁和高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铁的质量为4.2g、高氯酸钾的质量为0.8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纳米氧化铝在陶瓷材料、电子工业、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通过硫酸铝铵晶体热分解得到.制备硫酸铝铵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沉淀是Fe(OH)3(填化学式).
(2)检验上述流程中“过滤”后杂质是否除尽所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填化学式).
(3)上述流程中,“分离”所包含的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己知:硫酸铝铵晶体的化学式为Al2(NH44(S04n•24H20,相对分子质量为906.取4.53g硫酸铝铵晶体加热分解,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最终剩余固体为Al2O3,计算所得氧化铝的质量2.0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A-D表示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实验示意图,E-F表示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实验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共有4处):
a.A处硝酸银滴入氨水中          b.C处酒精灯加热错误
c.E处稀硫酸       d.F处导管插入液面下
(2)若乙醛的银镜反应做成功后,清洗D处试管附着物的常用试剂是稀硝酸(HNO3),在F处的试管中盛放的饱和Na2CO3溶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是Pb和PbO2,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现用铅蓄电池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后,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B.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蓄电池放电时,每消耗0.1molPb,共生成0.1molPbSO4
D.蓄电池中每生成2molH2O,电解池中就消耗1mo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