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发现:具有2、8、20、28、50、82、114、126等数目的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具有特别的稳定性,并将这些偶数称为“幻数”,而具有双幻数的
 
4
2
He、
 
56
28
Ni、
 
132
50
Sn、
 
208
82
Pb等尤为稳定.根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氧有三种同位素
 
16
8
O、
 
17
8
O、
 
18
8
O,根据上述“幻数”规律,氧的同位素中原子核最稳定的是
 
;在标准状况下,它们形成的单质
 
16
8
O2
 
17
8
O2
 
18
8
O2的密度之比是
 

(2)根据现有元素周期律推算,
 
298
114
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1)
 
16
8
O具有双幻数,故其原子核最稳定;标准状况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2)根据
 
298
114
R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 解:(1)
 
16
8
O具有双幻数,故其原子核最稳定;标准状况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质
 
16
8
O2
 
17
8
O2
 
18
8
O2的密度之比=16×2:17×2:18×2=16:17:18,
故答案为:
 
16
8
O;16:17:18;
(2)
 
298
114
R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2,8,18,32,32,18,4,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
 
298
114
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
故答案为:第七周期第ⅣA族.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难度不大.要注意题目信息的分析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N2 和 3mol H2,反应到2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有N20.8mol,填写下列空白:
(1)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
 

(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3)2分钟内,NH3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某项探究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步骤⑥的离子方程式
 

(3)此实验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图A上逆下正、图B上正下逆、图D为跳跃型,上逆下正)

a.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b.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c.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d.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装置图如下: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
 
,若有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处(填“A”或“B”)橡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
 
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浓溶液      C.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高二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试根据下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1)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2)实验4中Al作
 
极,写出Al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3)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Al的原因:
 

(4)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其电子排布图为
 

(2)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R原子可能是
 
 

(3)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其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O2(g)═O2+(g)+e-△H1=+1175.7kJ?mol-1
PtF6(g)+e-═PtF6-(g)△H2=-771.1kJ?mol-1
O2PtF6(s)═O2+(g)+PtF6-(g)△H3=+482.2kJ?mol-1
则反应O2(g)+PtF6(g)═O2PtF6(s)的△H=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代无机化学理论的基础之一-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现的,它对新元素的发现、化学理论和实验等研究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周期律揭示的规律包括以下内容的(元素通指主族元素)(  )
①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②元素的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呈现的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核电荷数递增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