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真菌聚酮(X)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一定条件下可分别转化为Y和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和Z中均不含手性碳原子
B.Y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消去反应
C.一定条件下,1 mol X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Z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分析 A.根据手性碳原子的定义判断;
B.Y中羟基连接在苯环上,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X中能与氢气反应的为苯环和羰基;
D.Z中酚羟基和酯基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解答 解:A.Z中与酯基中的O相连接的C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故A错误;
B.Y中羟基连接在苯环上,性质较为稳定,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X中能与氢气反应的为苯环和羰基,则一定条件下,1 mol X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Z中酚羟基和酯基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1 mol Z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的溶液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酚、酯的性质,易错选项是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C.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下列晶体熔化:氢氧化钠、四氯化碳、二氧化硅、氧化钙,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是:①共价键②离子键③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②③B.②①③②C.②③①②D.①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C、N、O最高正价依次升高B.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HC1、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H3PO4、H2SO4、HC1O的酸性依次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X、Y、Z是相邻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8,其中Y、Z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Y<ZB.非金属性:X>Z
C.离子还原性:Y>ZD.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五种有机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①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有机物③转化为有机物④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有机物④转化为有机物⑤的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含有一个四元环,且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③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5s内N2的浓度减少了0.025mol/L,H2的浓度减少了0.075mol/L,NH3的浓度增加了0.050mol/L,则用N2、H2、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分别为v(N2)=0.005mol/(L•s),v(H2)=0.015mol/(L•s),v(NH3)0.01mol/(L•s)mol/(L•s),v(N2):v(H2):v(NH3)=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X的分子式为C5H12O,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X还能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羧酸Y反应生成酯Z,则有机物Z有(不含量立体异构)(  )
A.64种B.8种C.32种D.1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此时的体系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
(3)若反应容器体积可变,则充入氦气会使反应速率变慢(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4)在2L的另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0.2mol A和0.3mol 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放入催化剂(体积忽略),发生反应2A(g)+3B(g)?xC(g)+2D(g),在a min后,容器中c(A)=0.05mol•L-1,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0.9p,则v(C)==$\frac{1}{20a}$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