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温度下,将通入KCH溶液中得到KCl、KClO和的混合溶液,经测定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反应中被氧化的与被还原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3∶11
B.11∶3
C.2∶3
D.4∶3
答案:B
提示:

令溶液中含1mol,则含,此时被氧化的氯原子为11mol,由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求出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n,则有n[0(1)]=1mol[(1)0]2mol[(5)0]n=11mol故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无锡一模)天然气、煤炭气(CO、H2)的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其中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可合成二甲醚,二甲醚与水蒸气制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氢能源,比其他制氢技术更有优势.主要反应为:
①CH3OCH3(g)+H2O(g)?2CH3OH(g);△H=37kJ?mol-1
②CH3OH(g)+H2O(g)?3H2(g)+CO2(g);△H=49kJ?mol-1
③CO2(g)+H2(g)?CO(g)+H2O(g);△H=41.3kJ?mol-1
其中反应③是主要的副反应,产生的CO对燃料电池Pt电极有不利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甲醚可以通过天然气和CO2合成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H4+CO2-→2CH3OCH3
3CH4+CO2-→2CH3OCH3

(2)CH3OCH3(g)与水蒸气制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CH3(g)+3H2O(g)?6H2(g)+2CO2(g)△H=135 kJ?mol-1
CH3OCH3(g)+3H2O(g)?6H2(g)+2CO2(g)△H=135 kJ?mol-1

(3)下列采取的措施和解释正确的是
ABD
ABD
(填字母).
A.反应过程在低温进行,可减少CO的产生
B.增加进水量,有利于二甲醚的转化,并减少CO的产生
C.选择在高温具有较高活性的催化剂,有助于提高反应②CH3OH的转化率
D.体系压强升高,虽然对制取氢气不利,但能减少CO的产生
(4)煤炭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燃料电池的另一种重要原料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0.现将10mol CO与20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大于
大于
t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A、C两点的平衡常数KA
大于
大于
K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某工作温度为650℃的熔融盐燃料电池,是以镍合金为电极材料,负极通入煤炭气(CO、H2),正极通入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用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混合物作电解质.
请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O2+4e-+2CO2═2CO32-
O2+4e-+2CO2═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氢气、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已知:① 2CH3OH(1) + 3O2(g) = 2CO2(g) + 4H2O(g)  ΔH1 = – 1275.6 kJ/mol

② 2CO(g) + O2(g) = 2CO2(g)    ΔH2 = –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1)  ΔH3 = – 44.0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生产甲醇的原料CO和H2来源于:CH4(g) + H2O(g) CO(g) + 3H2(g)  ΔH>0

①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a。则Tl ________T2(填“<”、“>”、“=”,下同);A、B、C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②100℃时,将1 mol CH4和2 mol H2O通入容积为1 L的定容密封容器中,发生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b.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CH4同时生成0.3 mol H2

c.容器的压强恒定      

d.3v正(CH4) = v逆(H2)

如果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0.5,则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利用CO(g) 、 O2(g) 、KOH(aq)设计成如图b所示的电池装置,则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