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冬天使用的热敷袋里面有铁粉、氯化钠、碳粉,利用铁被氧化放出的热量取暖。某同学拆开一袋后取里面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
①将粉末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底部有黑色粉末。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为分离出反应后的溶液,可将上述烧杯中混合物进行 操作,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为 。
③在②得到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如下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在该离子方程式中,当有ag氧化产物生成时,需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氯气体积为 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④该同学将少量铜片投入制得的含FeCl3的溶液中,发现铜片慢慢溶解消失,溶液由黄色变为青绿
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已配平):
Cu+2H2SO4(浓)CuSO4
+A↑+2H2O
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
(1)A物质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A应该属于 (用字母代号填写)。
a.酸 b.碱 c.盐 d.酸性氧化物 e.碱性氧化物
(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3)若反应消耗了3.2g Cu,则转移电子数 ,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为 mol。
(4)将(2)中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稀释后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写出此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 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中学化学常见的①CH3COOH;②HCl;③H2SO4三种溶液,请用A,B,C…等符号填空: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
E ①=③>② F ①>②=③ G ①=②>③ H ①=②<③
(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 。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的关系是 。
(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
(4)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 ,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相同状况),所需时间 。
(5)将p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10倍后,pH关系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天然气 ③地热能 ④煤 ⑤生物质能 ⑥石油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⑦⑧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③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④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 g;
⑤HCl的摩尔质量等于1 mol HCl分子的质量;
⑥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④⑥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