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25t1
水的离子积常数1×10-141×10-12
请回答以下问题:
(1)25℃时,将pH=8的Ba(OH)2溶液稀释1000倍,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Ba2+)与c(OH-)之比为1:200.
(2)t1℃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9:11.

分析 (1)计算出pH=8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从而得出氢氧化钡的浓度,再根据稀释过程中钡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出稀释后钡离子的浓度;氢氧根离子在稀释过程中浓度只能无限接近1×10-7mol/L,据此计算出稀释后的溶液中c(Ba2+)与c(OH-)之比;
(2)t1℃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据此计算出pH=11、pH=2、pH=2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氢离子浓度,然后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1)pH=8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c(OH-)=10-6mol/L,则氢氧化钡的浓度为5×10-7mol/L,稀释1000倍后钡离子的浓度为:5×10-7mol/L×$\frac{1}{1000}$=5×10-10mol/L,而在稀释过程中不可能变为酸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只能接近1×10-7mol/L,
所以稀释后的溶液中c(Ba2+)与c(OH-)之比为5×10-10mol/L:1×10-7mol/L=1::200,
故答案为:1:200;
(2)t1℃时,将pH=11的苛性钠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frac{1×1{0}^{-12}}{1×1{0}^{-11}}$mol/L=0.1mol/L,
pH=1的稀硫酸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
pH=2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
则混合液中满足:0.1mol/L×V2-0.1mol/L×V1=0.01mol/L×(V1+V2),
整理可得:V1:V2=9:11,
故答案为:9:11.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pH的计算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的方法合理的是(  )
A.H2、CO2(CO)$→_{△}^{CuO}$ $\stackrel{Ca(OH)_{2}溶液}{→}$
B.H2(CO2、HCl)$\stackrel{AgNO_{3}}{→}$ $\stackrel{Ca(OH)_{2}溶液}{→}$
C.O2(CO)$→_{△}^{CuO}$ $\stackrel{Ca(OH)_{2}溶液}{→}$
D.CO(H2O、CO2)$\stackrel{浓H_{2}SO_{4}}{→}$ $\stackrel{Ca(OH)_{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FeCl3>Cl2>I2B.Cl2>FeCl3>I2C.I2>Cl2>FeCl3D.Cl2>I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1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A.中和时所需的NaOH的量B.电离程度
C.H+的物质的量D.CH3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间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N2→NH3B.Fe2+→Fe3+C.CaCO3→CO2D.Al→Na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①C2H5OH(g)+3O2(g)═2CO2(g)+3H2O(g)△H=-Q1 kJ•mol-1;②C2H5OH(g)═C2H5OH(l)△H2=-Q2 kJ•mol-1;③H2O(g)=H2O(l)△H3=-Q3 kJ•mol-1;若使92g液体酒精完全燃烧,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4Q1+4Q2+4Q3)kJB.(2Q1-2Q2+6Q3)kJC.[2(Q1+Q2+Q3)]kJD.(2Q1-6Q2+2Q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金属M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生成物未列出):
已知:C、D、E、G均为气体,且G为单质;将D通入A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F逐滴加入B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MAl、FHNO3、GN2
(2)A溶液与B溶液混合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AlO2-+6H2O=4Al(OH)3↓.
(3)除去气体C中的气体E的化学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水中,再用排水法收集.
(4)将10mL充满气体E和O2混合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反应后试管中残留1mL无色气体,则试管中气体E的体积是8.6或7.2mL
(5)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6)M与NO3-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Al+3NO3-+5OH-+2H2O=8Al+3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2012年世界青年奥运会将在南京举办.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①空气质量监测中,不需要监测物质的浓度指标是D,形成酸雨的物质是BC.
A.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B.NO2   C.SO2     D.CO2
②在处理产生的废水时,需先加入明矾,其作用是做净水剂;后通入氯气或二氧化氯,其作用是消毒杀菌.
③汽车尾气需要用催化转化器减少有毒气体排放.汽车尾气中CO、N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两种气体,请写出其反应方程式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
④对垃圾需要分类处理.右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的含义是循环再生或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温度时,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的Ksp(Ag2SO4)等于c点对应的Ksp(Ag2SO4
B.采取蒸发溶剂的犯法可以使a点对应的溶液变为b点对应的溶液
C.该温度下,Ksp(Ag2SO4)=1.6×10-5
D.0.02mol•L-1的AgNO3溶液与0.2mol•L-1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