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写出下列基团(或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简式:-OH羟基,羧基-COOH.

分析 -OH 为羟基,羧基为-COOH,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OH 为羟基,羧基为-COOH,故答案为:羟基;-COOH.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丁醇的结构简式可写作
B.氨基酸合成多肽链属于加聚反应
C.分子式为C4H8O2,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D.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材料掺入普通钢中,可形成不锈钢的是(  )
A.Ni、CrB.Mn、SiC.稀土金属D.W、P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HSCNCH3COOHHCNH2CO3
电离平衡常数1.3×10-11.8×10-54.9×10-10K1=4.3×10-7K2=5.6×10-11
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CH3COONa、b.NaCN、c.Na2CO3、d.NaH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 b d a(填序号).
②25℃时,将20mL 0.1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mol•L-1 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mol•L-1 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HSCN的酸性比CH3COOH强,其溶液中c(H+)较大,故其溶液与NaHCO3溶液的反应速率快.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c(SCN-)(填“>”、“<”或“=”)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气,下列量会变小的是b(填序号).
a.c(CH3COO-)b.c(H+)c.Kw      d.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2)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化学物质.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CH4(g)+4NO(g)═2N2(g)+CO2(g)+2H2O(g);△H1
CH4(g)+4NO2(g)═4NO(g)+CO2(g)+2H2O(g);△H2
现有一份在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7的NO与NO2的混合气体,用16g甲烷气体催化还原该混合气体,恰好生成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共放出1042.8kJ热量.
①该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②已知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H1=-1160kJmol,则△H2=-574 kJ/mol.
③在一定条件下NO气体可以分解为NO2气体和N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NO(g)=2NO2(g)+N2(g)△H=-293KJ/mol
(3)甲烷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图2是利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50mL2mol/L的氯化铜溶液的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
①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CH4-8e-+10OH-=CO32-+7H2O
②当A中消耗0.15mol氧气时,B中b极增重6.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Cl>BrB.酸性:H2SO4>H3PO4
C.碱性:KOH>NaOH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在组装好装置之后,应进行的操作名称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生石灰或固体NaOH).
(3)当C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g,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2.4g,则该固体产物的成分是Cu和Cu2O(用化学式表示).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中,请写出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4CuO$\frac{\underline{\;\;△\;\;}}{\;}$Cu2O+2Cu+N2↑+3H2O.
(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气体进入F中立即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请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3Cl2+8NH3═N2+6NH4Cl,迅速发生倒吸的原因是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Cl2与NH3反应生成固体,导致F瓶内压强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5)为了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甲同学用pH试纸测得室温下0.01mol•L-1氨水的pH为10,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理由是若NH3•H2O是强碱,0.01 mol•L-1氨水的pH应为12,而pH=10<12,故NH3•H2O没有完全电离,故为弱碱.
②乙同学取出10mL 0.1mol•L-1氨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粉红色,再加入少量NH4Cl晶体,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③请设计一个与甲、乙同学不同的简单实验方案,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测NH4Cl[或NH4NO3或(NH42SO4]溶液的pH,若pH<7,证明铵根离子可水解,故NH3•H2O为弱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实验室有如下材料:铜片、铁片、石墨棒、CuCl2溶液、FeCl3溶液、导线、电流表、盐桥(装有琼脂-KCl的U形管)、烧杯等.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原电池装置,但乙同学发现甲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效率不高,电流在短时间内就会衰减,为解决以上问题,将原电池设计成了带盐桥的装置,如图2所示.
(1)①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b(填序号,下同).
a.C(s)+H2O(g)═CO(g)+H2(g)△H>0
b.2H2(g)+O2(g)═2H2O(l)△H<0
c.NaOH(aq)+HCl(aq)═NaCl(aq)+H2O(l)△H<0
②甲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若将石墨棒改为铁片,则总电极反应式是否改变,若是,写出改变后总的电极反应式,若否,请写出理由:2FeCl3+Fe=3FeCl2
③乙同学设计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与甲的相同,但电池的效率高很多.乙同学设计的原电池两电极分别为:a是铜片(填“铜片”“铁片”或“石墨棒”,下同),b是石墨棒.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
(2)关于乙同学设计的原电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实验过程中,左侧烧杯中Cl-浓度增大
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
c.电子通过盐桥从右侧烧杯进入左侧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甲同学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0.1mol/L的Fe(NO33溶液(pH=2),发现银镜部分溶解,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
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
乙同学认为:Fe(NO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也能氧化单质Ag.
丙同学认为:Fe3+和NO3-均能把Ag氧化而溶解.
(1)生成银镜反应过程中银氨溶液发生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
(2)为得出正确结论,只需设计两个实验验证即可.
实验Ⅰ:向溶解了银镜的Fe(NO33的溶液中加入②(填序号,①KSCN溶液、②K3[Fe(CN)6]溶液、③稀HCl),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证明甲的结论正确.
实验Ⅱ:向附有银镜的试管中加入pH=2的 0.3 mol/L KNO3或NaNO3 溶液,观察银镜是否溶解.
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丙同学的结论
(3)丙同学又把5mlFeSO4溶液分成两份:
第一份滴加2滴KSCN溶液无变化;第二份加入1ml 0.1mol/L 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经验证黑色固体为Ag颗粒),再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根据上述的实验情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Fe2+、Ag+、Ag之间的反应关系Fe3++Ag?Fe2++Ag+或Ag++Fe2+?Ag+Fe3+
(4)丁同学改用如图实验装置做进一步探究:
①K刚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此时石墨作正极,(填“正极”或“负极”).此过程氧化性:Fe3+> Ag+(填“>”或“<”).
②当指针归零后,向右烧杯中滴加几滴饱和AgNO3溶液,指针向右偏转.
此过程氧化性:Fe3+< Ag+(填“>”或“<”).
由①和②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浓度的改变可导致平衡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烧杯,温度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
B.中和热测定可以是所有的酸和碱
C.环形玻璃搅拌棒的搅拌方式是上下搅动
D.实验所取NaOH物质的量稍大于HCl,会导致中和热的数值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