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图所有仪器连接而成制备氮化镁,并探究其实验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O2+(NH42SO4$\frac{\underline{\;\;△\;\;}}{\;}$2N2↑+Na2SO4+4H2O.
(2)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a→( h )( i )→( f )( g )→( d )( e )→( b )  ( c )→j.
(3)装置E的作用是作安全瓶,防倒吸.
(4)能否将C与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否,对调后不能除去水蒸气
(5)反应过程中,装置F中的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水中,目的是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6)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7)数据记录如下:
空硬质玻璃管质量硬质玻璃管与镁的质量硬质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
142.312g142.480g142.550g
计算得到实验式MgxN2,其中x=2.8
②若没有装置D,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x<3,若没有装置D,氮气中混有氧气,产物中混有MgO,等质量的Mg分别与O2、N2反应时,生成MgO的质量大于Mg3N2,导致计算样品中N元素质量偏大,故因此$\frac{n(Mg)}{n(O)}$<$\frac{3}{2}$,即x<3.

分析 (1)A装置中亚硝酸钠与硫酸铵再加热下制备氮气,反应生成氮气、硫酸钠与水;
(2)A装置制备氮气,B装置中氮气与Mg反应生成氮化镁,反应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需要防止倒吸,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可以除去氧气、氮的氧化物等氧化性,氮化镁易水解,加入B装置的氮气应干燥,用浓硫酸干燥,加热条件下装置中氧气与Mg反应生成MgO,应下用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后再制备氮化镁,F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防止进入B中;
(3)装置E起安全瓶作用;
 (4)对调后不能除去氮气中水蒸气;
(5)装置F中的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水中,可以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6)利用氮化镁水解生成氨气,通过检验氨气判断;
(7)①Mg的质量为142.480g-142.312g=0.168g,产物中N元素质量为142.55g-142.480g=0.07g,再计算Mg、N原子物质的量,结合实验式MgxN2,计算x的值;
②混有氧气,产物中混有MgO,等质量的Mg分别与O2、N2反应时,生成MgO的质量大于Mg3N2,导致计算样品中N元素质量偏大.

解答 解:(1)A装置中亚硝酸钠与硫酸铵再加热下制备氮气,反应生成氮气、硫酸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NO2+(NH42SO4$\frac{\underline{\;\;△\;\;}}{\;}$2N2↑+Na2SO4+4H2O,
故答案为:2NaNO2+(NH42SO4$\frac{\underline{\;\;△\;\;}}{\;}$2N2↑+Na2SO4+4H2O;
(2)A装置制备氮气,B装置中氮气与Mg反应生成氮化镁,反应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需要防止倒吸,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可以除去氧气、氮的氧化物等氧化性,氮化镁易水解,加入B装置的氮气应干燥,用浓硫酸干燥,加热条件下装置中氧气与Mg反应生成MgO,应下用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后再制备氮化镁,F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防止进入B中,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a→(h)(i)→(f)(g)→(d)(e)→(b)(c)→j[或a→(i)(h)→(f)(g)→(d)(e)→(c)(b)→j],
故答案为:a→(h)(i)→(f)(g)→(d)(e)→(b)(c)→j[或a→(i)(h)→(f)(g)
→(d)(e)→(c)(b)→j];
(3)装置E起安全瓶作用,防止应气压减小导致倒吸,
故答案为:作安全瓶,防倒吸;
(4)对调后不能除去氮气中水蒸气,不能将C与D的位置对调,
故答案为:否,对调后不能除去水蒸气;
(5)反应过程中,装置F中的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水中,可以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故答案为: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6)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的方法为: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故答案为: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7)①Mg的质量为142.480g-142.312g=0.168g,其物质的量为$\frac{0.168mol}{24g/mol}$=0.007mol,产物中N元素质量为142.55g-142.480g=0.07g,物质的量为$\frac{0.07g}{14g/mol}$=0.005mol,则n(Mg):n(N)=7:5,实验式为MgxN2,则x=2×$\frac{7}{5}$=2.8,
故答案为:2.8;
②若没有装置D,氮气中混有氧气,产物中混有MgO,等质量的Mg分别与O2、N2反应时,生成MgO的质量大于Mg3N2,导致计算样品中N元素质量偏大,故因此$\frac{n(Mg)}{n(O)}$<$\frac{3}{2}$,即x<3,
故答案为:x<3,若没有装置D,氮气中混有氧气,产物中混有MgO,等质量的Mg分别与O2、N2反应时,生成MgO的质量大于Mg3N2,导致计算样品中N元素质量偏大,故因此$\frac{n(Mg)}{n(O)}$<$\frac{3}{2}$,即x<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关键是对制备原理与各装置的理解,注意制备中避免水解及杂质生成,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等,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与实验制备原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如图是某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
已知该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H}_{2})•c(CO)}{c({H}_{2}O)}$,已知此反应中生成1g氢气需吸热65.75KJ,它所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H2O(g)?CO(g)+H2(g)△H=+131.5KJ/mol
(2)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l)+H2O(l)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低温(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化合物A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A(s)+H2(g)$?_{释氢}^{贮氢}$B(s)+LiH(s)△H=-44.5kJ•mol-1…①
已知:①在液氨中加入金属锂生成B和氢气;
②一定条件下,2.30g固体B与5.35gNH4Cl固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盐C和4.48L气体D(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1)A的化学式为Li2NH,LiH中r(Li+)小于r(H-)(填“大于”或“小于”).
(2)写出液氨与金属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2NH3=2LiNH2+H2
(3)B在加强热时生成NH3和另一种化合物E,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LiNH2$\frac{\underline{\;高温\;}}{\;}$Li3N+2NH3
(4)化合物E也可以作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E(s)+H2(g)$?_{释氢}^{贮氢}$A(s)+LiH(s)△H=-165kJ•mol-1…②
储氢材料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释放氢气.从实用化角度考虑,选择E(填“A”或“E”)作储氢材料更合理,理由是E的储氢量要比A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CO3、H2SiO3、HClO都属于弱酸B.Na2O、MgO、Al2O3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石英、纯碱、明矾都属于盐D.碱石灰、铁红、水泥都属于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含有Fe3+、Fe2+、Al3+、Na+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
A.Fe3+B.Al3+C.Na+D.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足量盐酸,如观察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溶液中必定有CO32-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SO42-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后,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红,则说明该溶液中有NH4+
D.如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能够观察到紫色火焰,则一定有钾元素,一定不含有钠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Na2S2O4俗称保险粉,大量用于漂白纸张和印染工业.某学习小组用下列方法制备该物质.
①把甲酸(HCOOH)溶于甲醇溶液,再和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配成溶液;
②制取SO2并通入上述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获得保险粉.
(已知: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甲醇中溶解度较小)装置如图1所示

(1)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改为NaOH溶液(仪器名称)更合适,D中盛放的试剂为NaOH溶液.
(2)B装置的作用为防倒吸、防堵塞;
(3)C装置的主要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仪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2+HCOONa+NaOH=Na2S2O4+CO2+H2O.
(4)分离C装置中产品时就选用如图2的装置丁(填甲、乙、丙、丁,下同),回收乙醇的装置为甲.
(5)Na2S2O4在碱性环境中除去废水中的CrO42-,得到+4价S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2O42-+2OH-+2CrO42-+2H2O=2Cr(OH)3↑+6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等质量的 SO2 和 SO3 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所含硫原子数目之比是 5:4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C.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6:5D.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SiO2、Al2O3、Fe3O4)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不溶物为SiO2(写化学式,下同),滤液甲中的溶质为FeCl3、FeCl2、AlCl3、HCl;
(2)滤液甲中含铝元素的溶质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进入滤液乙,发生此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若使用氨水能否达到上述目的否(填“能”或“否”).
(3)若向滤液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2I-=2Fe2++I2,从该溶液中获得碘单质需要加入四氯化碳(填试剂名称),振荡、静置,再经分液(填操作名称),蒸馏后即得到碘单质.
(4)③步骤中通入二氧化碳是过量的,写出此步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O2+AlO2-+2H2O═Al(OH)3↓+HCO3-
(5)若将铝土矿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再经过滤、加热得到的物质是Al2O3、SiO2
(6)②步骤得到的沉淀为灰绿色,沉淀变为红褐色需要较长时间,欲快速得到红褐色沉淀,可以向此沉淀中加入过量的A(填字母)
A.过氧化钠    B.氯水    C.稀硝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