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碱性:NaOH>Mg(OH)2>Al(OH)3 | |
B. | 电负性:Si<P<S | |
C. | 第一电离能:Na<Mg<Al | |
D. | Cl-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
分析 A.金属性:N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
C.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注意同一周期的第Ⅱ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的,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
D.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
解答 解:A.金属性:N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NaOH>Mg(OH)2>Al(OH)3,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Si<P<S,所以电负性:Si<P<S,故B正确;
C.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周期的第Ⅱ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的,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所以第一电离能Na<Al<Mg,故C错误;
D.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Cl-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小属于基础题,注意理解并记住相应的递变规律.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 |
B. | 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 |
C. | 反应到6min时,H2O2分解了50% | |
D. | 反应到6min时,c(H2O2)=0.30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6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 |
B. | 16.0g的过氧(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 |
C. | 100mL 3.0mol/L的盐酸与5.6g铁屑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D. | 含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金属铜完全反应,产生SO2分子数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 B. |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 ||
C. | 13C、15N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 D. |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Be、9Be、8Be核内质子数均是4 | |
B. | B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p区 | |
C. | 氢核聚变后会产生新元素 | |
D. | 从矿物中提取单质铍的过程中铍一定被还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2.4 L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NA | |
B. | 一定温度下,15 g甲醛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含O原子数为0.5 NA | |
C. | 常温常压下,8.8 g乙酸乙酯中含有C-O键的个数为0.5 NA | |
D. | 4 mL 15 mol•L-1浓硝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NO2的分子数约为0.03 NA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18O中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
B. | 比例模型 ![]() | |
C. | 碳正离子 ![]() | |
D. | TNT 结构简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③④⑤ | C. | ④⑤⑥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