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_{4}^{-}$+16H++5Na2O2═2Mn2++5O2↑+8H2O+10Na+.下列判断正确的(  )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O2是还原产物,Mn2+是氧化产物
C.通常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D.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O2时反应转移2 mol e-

分析 在2MnO4-+12H++5Na2O2═2Mn2++5O2↑+8H2O+10Na+中,2MnO4-→2Mn2+,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2价,得到2×5e-,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所在的物质高锰酸钾是氧化剂,5Na2O2→5O2,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0价,失去10×e-,过氧化钠是还原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过氧化钠是还原剂,故A错误;
B.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O2是氧化产物,Mn2+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利用稀硫酸酸化,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 O2时反应转移$\frac{22.4L}{22.4L/mol}$×2×[0-(-1)]=2mol e-,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
(1)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试剂a是K2CO3 (填化学式).
(2)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CO2↑+H2O.
(3)用分离出的固体B配制100mL  0.5mol/L的溶液B,现有可供选择的仪器:A.胶头滴管;B.烧瓶;C.烧杯;D.药匙;E.量筒;F.托盘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托盘天平称得固体B的质量是10.4 g.
②配制溶液B时,上述仪器中一定不需要使用的有B(填字母),还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 (写仪器名称).
③如下情况使所配溶液B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
a.某同学在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b.容量瓶清洗后没有干燥
c.在移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微粒电子式错误的是(  )
A.氯原子:$\underset{\stackrel{••}{Cl}}{••}$•B.硫离子:$\underset{\stackrel{••}{S}}{••}$:2-C.溴离子[:$\underset{\stackrel{••}{Br}}{••}$:]-D.钙离子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煤气化的一种方法是在气化炉中给煤炭加氢,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s)+2H2(g)?CH4(g).在VL的容器中投入a mol碳(足量),同时通入2a molH2,控制条件使其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碳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力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5MPa、8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frac{{V}^{2}}{{a}^{2}}$L2•mol-2
C.在4MPa、1200K时,图中X点υ(H2>υ(H2
D.工业上维持6MPa 1000K而不采用10MPa1000K,主要是因为前者碳的转化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有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Tl(NO33溶液的酸性很强,(Tl在第六周期第ⅢA族)
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Sr在第五周期第ⅡA族)
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Se在第四周期第ⅥA族).
A.①②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为测定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设计了如下方案: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若血液样品为15mL,滴定生成的草酸消耗0.001mol•L-1的KMnO4溶液15.0mL,则这种血液样品中的含钙量为(  )
A.0.002 5 mol•L-1B.0.001 mol•L-1C.0.000 3 mol•L-1D.0.003 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在如图1实验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冷却后得到“铁块”混合物.

(1)取反应后的“铁块”研碎取样称量,加入如图2装置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量生成气体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测量样品中铝的百分含量(填物质名称).
 ②量气管的量具部分是一个中学实验常见量具改装而成,该仪器的名称为.
 ③量气管在读数时调节左右管液面相平之前的步骤是恢复到室温.
 ④装置中使用带平衡管的滴液漏斗代替普通分液漏斗,除了可以平衡压强让液体顺利滴入锥形瓶之外还可以起到降低实验误差的作用.如果装置使用分液漏斗,测量出的该物质百分含量将会(填“偏大”或“偏小”).
(2)另称取“铁块”样品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为测定该实验所得“铁块”的成分,实验流程如图3所示.

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Fe2+Fe3+Al3+Mg2+
开始沉淀时的pH7.52.84.29.6
沉淀完全时的pH9.04.0511
①试剂A应选择C,试剂B应选择D.(填序号)
A.稀盐酸  B.氧化铁C.H2O2溶液  D.氨水  E.MgCO3固体
②灼烧完全的标志是前后两次灼烧质量相差不大于0.1g.
③若最终红色粉未M的质量为12.0g,则该“铁块”中铁的百分含量是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仅有一种稀有气体元素.A和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中,E原子的半径最大; B、C和F在周期表中相邻,B、C同周期,C、F同主族,F原子的质子数是C原子质子数的2倍;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X和Y(相对分子质量X<Y ),D形成的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回答问题:
(1)Y的电子式为
(2)液态化合物Y与稀H2SO4酸化的K2Cr2O7溶液作用可产生一种无色助燃性气体及可溶性的Cr2(SO43,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H2O2+8H+=2Cr3++3O2+7H2O;
(3)用某种金属易拉罐与A、C、E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4)P和Q两种物质都是由A、C、E、F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水溶液都显酸性,等物质的量的P和Q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HSO3-═SO2↑+H2O,这两种盐均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5)由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可作为火箭推进器中的强还原剂,已知一个W分子和一个Y分子中都含有18个电子,0.5mol液态W和足量液态Y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B2和液态X,并放出408.8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 (1)+2H2O2(1)=N2(g)+4H2O(1)△H=-817.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用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C.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 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3
D.标准状况下,80g SO3中含3NA个氧原子,体积约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