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Ⅰ.(1)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在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氧化钠、氯气;
(2)b极为阳极,其产物为氯气,可以用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3)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失效,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为次氯酸的分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氧气;
Ⅱ.(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反应,所用反应仪器为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可用饱和食盐水除杂;
(2)氯化氢易挥发,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发生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根据二氧化锰和作还原剂的HCl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3)在加热条件下,氯气与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酸钠,在常温以下,氯气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成红色,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所以反应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反应后如继续通入氯气,氯气微溶于水,则为氯气的溶液,溶液呈黄绿色.
解答 解:Ⅰ.(1)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在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氧化钠、氯气,所以a侧先变红,
故答案为:a;
(2)b极为阳极,其产物为氯气,检验的方法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管口,若变蓝色,则证明产生了Cl2,
故答案为: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管口,若变蓝色,则证明产生了Cl2;
(3)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失效,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为次氯酸的分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氧气为,
故答案为:;
Ⅱ.(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反应,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所用反应仪器为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生成氯气混有HCl气体,根据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HCl易溶于水,可用饱和食盐水除杂,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C;
(2)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促进氯化氢的挥发,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发生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反应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06mol,17.4gMnO2的物质的量=$\frac{17.4g}{87g/mol}$=0.2mol,该反应中二氧化锰和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有0.2mol二氧化锰参加反应,则有0.4molHCl被氧化,m(HCl)=nM=0.4mol×36.5g/mol=14.6gg,
故答案为:小于;14.6g;
(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在加热条件下,氯气与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酸钠,在常温以下,氯气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二者反应的浓度和温度都不相同.
故答案为:所用NaOH浓度不同;反应控制的温度不同;
(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成红色,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所以反应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反应后如继续通入氯气,氯气微溶于水,则为氯气的溶液,溶液呈黄绿色,所以溶液的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紫色变红色,然后褪色,最后呈黄绿色,
故答案为:紫色变红色,然后褪色,最后呈黄绿色.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氯气的有关化学反应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掌握氯气的漂白原理,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甲基-3-乙基丁烷 | |
B. | 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 |
C. | 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确定该纤维是否为蛋白纤维 | |
D. | 等质量的甲醛、葡萄糖、纤维素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1+△H2-△H3 | B. | △H3+3△H1-△H2 | C. | 3△H1+△H2-△H3 | D. | △H3+△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含增塑剂的聚氯乙烯薄膜作食品包装材料 | |
B. |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 |
C. | 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 |
D. | 中国古代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石灰 | B. | 还原铁粉 | C. | 氯化钙 | D. | 硫酸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 |
B. |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 |
C. | ${\;}_{\;}^{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_{\;}^{14}$C与${\;}_{\;}^{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 |
D. |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