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Ⅰ:制氨气
B.实验Ⅱ:蒸发、浓缩、结晶
C.实验Ⅲ:配制1:1的稀硫酸
D.实验Ⅳ: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2SO3溶液

分析 A.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坩埚用来加热固体;
C.量筒不能用来配制和稀释溶液;
D.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

解答 解:A.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氨气易挥发,故A正确;
B.蒸发液体应用蒸发皿,故B错误;
C.量筒不能用来配制和稀释溶液,应在小烧杯中进行,故C错误;
D.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皮管,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基础实验操作,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科研小组探究工业废Cu粉(杂质含有SiO2、Al2O3、Fe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成并制备少量CuSO4•5H2O,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实验过程如下:
过程Ⅰ:

(1)废Cu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Fe2O3、SiO2(填化学式)
(2)写出过程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iO2+2OH-═SiO32-+H2O.
过程Ⅱ:

(3)综合过程Ⅰ、II,计算废Cu粉中各成分的质量之比是m(Fe2O3):m(Cu):m(SiO2)=16:16:15(化为最简整数比)
过程Ⅲ:已知25℃时:
电解质Cu(OH)2Fe(OH)2Fe(OH)3
溶度积(Ksp)2.2×10-208.0×10-164.0×10-38
开始沉淀时的pH5.46.53.5
完全沉淀时的pH6.49.64.0
(4)在Ⅱ中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 溶液,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4.0≤pH<5.4,然后过滤、结晶,可得CuSO4•5H2O.
(5)下列与Ⅲ方案 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D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选择的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D.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通常有两种制备方法.
已知:温度过高过氧化钙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
【方法1】由Ca(OH)2为原料最终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

【方法2】由鸡蛋壳(含CaCO3高达90%)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

(1)方法1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请将搅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aCl2+H2O2
+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H4Cl(填化学式).
(2)方法2中气体X是二氧化碳,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钙溶液来检验;煅烧后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也能生成CaO2•8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O2+6H2O=CaO2•8H2O;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0~2℃,可将反应器放置在冰水中,获得CaO2产品中主要含有的固体杂质是Ca(OH)2(填化学式).
(3)这两种制法均要求在低温下进行(除煅烧外),温度过高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还能防止CaO2分解.
(4)“绿色化学”一般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则上述两种方法中生成CaO2•8H2O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方法2(填“方法1”或“方法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溶液,不需要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NaCl、Na2SO4、NaIB.Na2SO4、KNO3、(NH42SO4、MgCl2
C.FeCl3、NaOH、NaCl、NaNO3D.NaCl、HCl、NaAlO2、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温度t℃下,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b的NaHSO4,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氢氧化钡的体积/mL硫酸氢钠的体积/mL溶液的pH
33.000.008
33.00x7
33.0033.006
(1)依据题意判断,t℃>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
(2)b=4,x=27mL.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4)将此温度下的Ba(OH)2溶液取出1mL,加水稀释至1L,则稀释后溶液中
c(Ba2+)﹕c(OH-)=1:20;
(5)与NaHSO4相同,NaHSO3 和NaHCO3也为酸式盐.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BC(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A.c(Na+)>c(HRO${\;}_{3}^{-}$)>c(H+)>c(RO${\;}_{3}^{2-}$)>c(OH-
B.c(Na+)+c(H+)=c(HRO${\;}_{3}^{-}$)+2c(RO${\;}_{3}^{2-}$)+c(OH-
C.c(H+)+c(H2RO3)=c(RO${\;}_{3}^{2-}$)+c(OH-
D.两溶液中c(Na+)、c(HRO${\;}_{3}^{-}$)、c(RO${\;}_{3}^{2-}$)分别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弱酸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c(Na+)+c(H+)=c(A-)+c(OH-
B.c(A-)+c(HA)=2c(Na+
C.若混合液呈酸性,则c(A-)>c(Na+)>c(HA)>c(H+)>c(OH-
D.若混合液呈碱性,则c(Na+)>c(HA)>c(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呼吸面具中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0.2mol电子
B.Na、Na2O2中钠元素微粒的半径:r(Na)<r(Na+
C.元素氧的单质只存在氧气和臭氧两种同素异形体
D.在该反应条件下,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2.8g CO和0.2g H2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使生成的CO2和水蒸气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变化量是(  )
A.增加了3.0gB.减少了3.0gC.增加了2.6gD.减少了2.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2Na++CO${\;}_{3}^{2-}$+H2SiO3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2CO2═Ca2++2HCO${\;}_{3}^{-}$
C.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4H++4F-═SiF4↑+2H2
D.二氧化硅溶于烧碱溶液中:SiO2+2OH-═SiO${\;}_{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