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按照物质的分类,HNO3应属于
①混合物 ②化合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M中含有MgCl2、KCl和AlCl3,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过程对其进行处理以获得较纯净的AlCl3溶液。已知:AlO2-+CO2+2H2O=Al(OH)3↓+HCO3-,请回答:
(1)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____,过程①中A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上述过程中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氨水代替,原因是_______。
(3)溶液B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过程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超细碳酸钙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图为工业生产超细碳酸钙的流程图:
(1)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反应池中得到的固体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超细碳酸钙。判断固体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
实验步骤:
I.食盐精制:粗盐(含少量Ca2+、Mg2+、SO32-)溶解,依次加入足量NaOH溶液、______溶液、_______溶液;过滤;加入盐酸调pH至7。
II.转化:①将精制后的食盐溶液控制温度在30~35℃之间;不断搅拌,先后通入足量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温,搅拌半小时;
②静置,过滤、洗涤、烘干,得到NaHCO3晶体。
III.制纯碱:将制得的NaHCO3放入坩埚中,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纯碱。
已知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右表。
①B中应盛装________。
②C装置中发生“转化”生成NaHC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转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温度需控制在30~35℃之间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14CuSO4 +5FeS2 +12H2O=7Cu2S +5FeSO4+12H2SO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eS2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 Cu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7∶3
D. 被CuSO4氧化的硫占全部被氧化的硫的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钠与足量丙三醇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共价键数为8×6.02×1023
C.标准状况下,5.6 L甲醛所含的电子数为4×6.02×1023
D.100 mL 1 molL﹣1醋酸溶液中,H+的个数为0.1×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实验的装置。其中E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铜网,F右端出气管口附近放有脱脂棉。
(1)A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B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
(2)C中试剂是_______;D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
(3)E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 F中现象是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F管中脱脂棉的作用是________,H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
(5)整套装置中有两处用酒精灯加热,两处酒精灯点燃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①或②填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A、B、C的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 . 则A、C可能是( )
①Fe、FeCl3
②C、CO2
③AlCl3、NaAlO2
④NaOH、NaHCO3
⑤S、SO3
⑥Na2CO3、CO2 .
A.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得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OH)2·3CaCl( ClO)·H2O。已知次氯酸盐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用贮存过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Cl2中,含量最多的杂质气体除水蒸气外,还可能是
A. HC1,O2 B. CO2,HCl C. HC1 ,H2 D. CO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使用单质铜制硝酸铜,耗用原料最经济,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的是( )
A.Cu Cu(NO3)2
B.Cu CuO Cu(NO3)2
C.Cu Cu(NO3)2
D.Cu CuCl2 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