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物质一定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纤维素B.蛋白质C.聚乙烯D.淀粉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纤维素、淀粉为多糖,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及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满足条件,明确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达到10000以上,还要明确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
B.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能找到半导体的元素
C.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IA和IIA族,碱性:CsOH>Ba(OH)2
D.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无机化合物A 和NaH都是重要的还原剂,遇水都强烈反应.一定条件下,2.40g NaH与气体B反应生成3.90g化合物A和 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已知气体B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NaNH2
(2)NaH与气体B反应生成化合物A的化学方程式NaH+NH3=NaNH2+H2
(3)A与足量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NH2+2HCl=NaCl+NH4Cl.
(4)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l4)还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TiCl4=Ti+2NaCl+2HCl.
(5)某同学认为:用足量B的水溶液吸收工业制硫酸尾气中的SO2,“吸收液”通过蒸发结晶制得的固体即为纯净的亚硫酸盐;取少量该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过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得到的固体一定是纯净物.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不合理,通过蒸发结晶制得的固体可能是亚硫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所以得到的固体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亚硫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CH(CH32属于链状化合物B.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 属于脂环化合物D.属于芳香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处于同一短周期的A、B、C、D四种主族元素,其中 A的原子半径最小; B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C的电负性介于A、B之间;D与B相邻.请填空:
(1)已知B元素形成单质分子的电子式为
(2)在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电子数相同的四种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CH4(写分子式,下同);稳定性最强的是HF;为非极性分子的是CH4.B、C、D三种元素形成氢化物中B、C、D三种元素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否相同是(填“是”或“否”).
(3)B、C、D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写元素符号)
(4)A的氢化物易溶于水,原因是HF与H2O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HF与H2O之间形成氢键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机物的一元取代产物分别有(  )
A.3种、4种B.4种、6种C.3种、8种D.4种、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氮、磷、砷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农药、化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1)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K3[Fe(CN)5]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化学键类型为配位键,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O.
(3)氮化硼(BN)有多种晶型,其中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的构型类似,则其晶胞中B-N-B之间的夹角是109°28′(填角度).
(4)对硝基苯酚水合物(化学式为C4H5NO3•1.5H2O)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实验表明:加热至94℃时该晶体会失去结晶水,由黄色变成鲜亮的红色,在空气中温度降低又变为黄色,具有可逆热色性.
①该晶体中四种基本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H.
②对硝基苯酚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杂化.
(5)磷化硼(BP)是一种有价值的耐磨硬涂层材料,这种陶瓷材料可作为金属表面的保护薄膜,它是通过在高温(T>750℃)氢气氛围下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反应制得的,三溴化硼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P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当晶胞晶格参数为478pm(即图中立方体的每条边长为478pm)时,磷化硼中硼原子和磷原子之间的最近距离为119.5$\sqrt{3}$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CH3CH2OH+CuO$\stackrel{△}{→}$CH3CHO+Cu+H2O.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加热乙的作用是冷却.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3)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有乙酸.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c(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乙酸(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4)实验一段时间后,将试管a中的液体取出,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再放入甲烧杯中,很快出现明显的现象.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