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能按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变化。则( )
A.当n=1时,X可能是C
B.当n=1时,X可能是Al
C.当n=2时,X可能是S
D.当n=2时,X可能是N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NO+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CO2+3H2O===2Al(OH)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
| A. | XY | B. | X2Y | C. | X2Y3 | D. | X2Y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需要480mL0.1mol/LNa2CO3溶液,现用碳酸钠晶体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合碳酸钠(Na2CO3•10H2O)晶体 g.
(2)本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 .
(3)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将会(填偏高、偏低、不变)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称量的碳酸钠晶体部分失结晶水
(4)请你帮助把标签上的内容写一下(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
| ⅰ.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ⅰ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多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反应条件未列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且它们的状态与颜色如下表所示:
物质 | A单质 | B溶液 | C固体 | D固体 | G溶液 |
颜色 | 银白色 | 黄色 | 红褐色 | 红棕色 | 浅绿色 |
②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一种气体氧化物M通入B溶液中可被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共价化合物,F与A反应生成E和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B+M—→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A+F—→E+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氧化物中能与G溶液反应直接生成C固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2O2 b.SO2
c.CO2 d.Ba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键数为4 NA
B.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NA
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
D.常温下,1 L 0. 1 mol/L NH4NO3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6.02×10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A
—Cl
B
(一氯环己烷) (1,3-环己二烯)
(1)A的结构简式是 ,1mol A完全燃烧消耗 mol O2。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