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试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试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
A.H2S和浓H2SO4B.SO2和NaHCO3溶液C.Cl2和NaHCO3溶液D.Cl2和氯水

分析 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说明气体经过洗气瓶后的气体中不具有漂白性的气体,能石蕊溶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2或SO2;打开活塞后品红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具有漂白性、酸性,且含有CO2或SO2,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关闭活塞硫化氢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品红褪色,故A错误;
B.SO2和NaHCO3溶液,关闭活塞,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活塞,则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故B正确;
C.Cl2和NaHCO3溶液,打开活塞,没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故C错误;
D.Cl2和氯水,关闭活塞后,氯气仍然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与题中变化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氯气的检验方法,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中等,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定温度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H=-566kJ/mol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2molCO和2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2022 kJB.2670 kJC.1698kJD.2346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利用燃料在反应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如下:X极,$\frac{1}{2}$O2(g)+H2O(l)+2e-═2OH-;Y极,H2(g)+2OH--2e-═2H2O(l).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是负极B.Y是正极C.Y极发生还原反应D.Y极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配制100mL 1.0mol?L-1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
(1)将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偏大”、“偏小”或“不变”)填在横线上:
①计算结果m=5.85  g,称取5.9g氯化钠时在托盘天平上放反了偏小;
②少量的氯化钠沾在滤纸上偏小;
③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偏小;
④容量瓶内壁附有少量的水不变;
⑤未洗涤烧杯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偏小;
⑥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补充水偏小.
(2)加水定容时,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①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偏小;      ②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此时溶液的c(OH-)=2.0×10-7mol/L;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0×10-4mol/L,则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8×10-11 mol/L,此时温度高于25℃(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 (H+)=10x mol/L,C (OH-)=10y mol/L,x和y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方程式KClO3+6HCl=KCl+3Cl2↑+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
2)盐酸体现出的性质有:酸性和还原性
3)用双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ClO3+6HCl=KCl+3Cl2↑+2H2O
4)当被氧化的HCl为73克时,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1.204×1024(填具体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D.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同时生成另一种气体,选用如图所示仪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A接C,D接F,E接H,G接B;
(2)某些装置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能证明另一种气体的成分是什么?SO2;某些装置中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出现白色沉淀,丙中品红未褪色;
(3)装置甲中L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保持浓硫酸流下;
(4)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二氧化硫,防止对二氧化碳的验证产生干扰;
(5)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1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1)请写出溴乙烷的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Br+NaOH $→_{△}^{醇}$CH2=CH2↑+NaBr+H2O
(2)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乙醇易挥发,挥发出来的乙醇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即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在小试管之前增加一个盛有冷水的洗气瓶.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4)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温度较低,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 $\stackrel{55℃}{→}$CH3CH2OH+NaBr.
(5)结合资料二、三,你认为还应该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的两种仪器是
①冷凝管
②量程为200℃温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