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和疏松剂.焦亚硫酸钠为黄色结晶粉末,150℃时开始分解,在水溶液或含有结晶水时更易被空气氧化.实验室制备焦亚硫酸钠过程中依次包含以下几步反应:
2NaOH+SO2═Na2SO3+H2O …(a)
Na2SO3+H2O+SO2═2NaHSO3…(b)
2NaHSO3$\frac{\underline{\;\;△\;\;}}{\;}$Na2S2O5+H2O …(c)
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室可用废铝丝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H2,制取H2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2)如图1装置中,导管X的作用是排出H2、未反应的SO2及水蒸气等.
(3)通氢气一段时间后,以恒定速率通入SO2,开始的一段时间溶液温度迅速升高,随后温度缓慢变化,溶液开始逐渐变黄.“温度迅速升高”的原因为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后期须保持温度在约80℃,可采用的加热方式为80℃水浴加热.
(4)反应后的体系中有少量白色亚硫酸钠析出,参照题如图2溶解度曲线,除去其中亚硫酸钠固体的方法是趁热过滤;然后获得较纯的无水Na2S2O5应将溶液冷却到30℃左右抽滤,控制“30℃左右”的理由是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不析出.
(5)用如图3装置干燥Na2S2O5晶体时,通入H2的目的是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真空干燥的优点是干燥室内部的压力低,水分在低温下就能气化,减少产品氧化.
(6)测定产品中焦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常用剩余碘量法.已知:S2O52-+2I2+3H2O═2SO42-+4I-+6H+;2S2O32-+I2═S4O62-+2I-
请补充实验步骤(可提供的试剂有:焦亚硫酸钠样品、标准碘溶液、淀粉溶液、酚酞溶液、标准Na2S2O3溶液及蒸馏水).
①精确称取产品0.2000g放入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
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和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过量)并记录数据,在暗处放置5min,然后加入5mL冰醋酸及适量的蒸馏水.
③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接近终点.
④加入1~2mL淀粉溶液.
⑤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
⑥重复步骤①~⑤;根据相关记录数据计算出平均值.

分析 (1)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2)该装置中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通入氢气能防止亚硫酸盐被氧化,如果锥形瓶内压强过大会产生安全事故;
(3)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温度小于100℃时要采用水浴加热;
(4)根据图知,温度越高Na2S2O5溶解度增大,当接近40℃时亚硫酸钠溶解度减小;控制“30℃左右”时,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
(5)焦亚硫酸钠能被压强氧化;真空干燥时,干燥室内部的压力低,水分在低温下就能气化;
(6)④碘能使淀粉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淀粉试液检验滴定终点;
⑤继续做实验为: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

解答 解:(1)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2)该装置中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通入氢气能防止亚硫酸盐被氧化,如果锥形瓶内压强过大会产生安全事故,所以导管的作用是排出H2、未反应的SO2及水蒸气等,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故答案为:排出H2、未反应的SO2及水蒸气等;
(3)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温度小于100℃时要采用水浴加热,需要的温度是80℃,所以用水浴加热;
故答案为: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80℃水浴加热;
(4)根据图知,温度越高Na2S2O5溶解度增大,当接近40℃时亚硫酸钠溶解度减小,所以要趁热过滤;控制“30℃左右”时,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不析出,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不析出;
(5)焦亚硫酸钠能被压强氧化,则通入氢气的目的是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真空干燥时,干燥室内部的压力低,水分在低温下就能气化,从而减少产品氧化,
故答案为: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干燥室内部的压力低,水分在低温下就能气化,减少产品氧化;
(6)④碘能使淀粉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淀粉试液检验滴定终点,需要的操作是加入1~2mL淀粉溶液,
故答案为:加入1~2mL淀粉溶液;
⑤继续做实验为: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然后再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评价、物质制备能力,知道各个仪器的作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的温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4)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 s内不变色.
(5)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frac{90.5cv}{4m}%$(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6)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4I-+O2+4H+=I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的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在天平上称出14.2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①②④③⑤.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砝码、镊子)、量筒,还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不能和NaOH发生反应的是(  )
A.阿司匹林B.醋酸C.小苏打D.苏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OH-+H+═H2O
(2)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HCO3-+H+═H2O+CO2
(3)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CaCO3+2H+═H2O+CO2↑+Ca2+
(4)铁与稀硫酸的反应Fe+2H+═Fe2++H2
(5)硫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Cu(OH)2+2H+═Cu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利用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生产硫酸和绿矾(FeSO4•7H2O)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图:

(1)沸腾炉中,硫铁矿进行粉碎处理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接触室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SO2与O2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2SO2+O2$?_{△}^{催化剂}$2SO3
(3)反应釜中,烧渣经过反应转化为溶液I和固体.
①烧渣中的FeS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填“氧化”或“还原”).
②溶液I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是Fe2(SO43、H2SO4
(4)操作a的主要步骤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流程中,固体X可以选择硫铁矿(FeS2)或Fe;当固体X为硫铁矿(FeS2)时,将溶液I与固体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FeS2+14Fe3++8H2O═Fe2++SO42-+1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
B.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以制取Fe(OH)3胶体
D.除去Fe(OH)3胶体中的H+、Cl-,可用渗析的实验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3Cl2↑+3H2O
B.H2S+H2SO4(浓)═S↓+SO2↑+2H2O
C.2H2S+SO2═3S↓+2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D.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N和Si是合成新型非金属材料的两种重要元素.请回答:
(1)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其2p能级的轨道有3个伸展方向,电子云的形状为纺锤形.
(2)Si原子可形成多种氢化物,其中Si2H4中Si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3,Si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3)N和Si形成的原子晶体中,N原子的配位数为3.
(4)NaN3常作为汽车安全气囊的填充物,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大多数金属元素有焰色反应的微观原因为电子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N3-中σ键和π键的数之比为1:1.B、F与N三种元素同周期,三种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B(用元素符号表示).
(5)NaN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NO2-的空间构型为V形.
(6)SiO2的晶胞与金刚石(如图所示)相似,可以看作Si原子替代C原子后,在两个成键的Si原子间插入1个O原子形成.则:
①晶胞中最小的环含有12个原子.
②若晶体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晶胞中两个最近的Si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80ρ}{{N}_{A}}}$×1010pm(用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