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1晶体析出.
(1)如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b接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
 
;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
 

(3)第二步中必须先让
 
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
 

(5)第四步中分离出NH4Cl晶体的操作是
 
;其所得的NH4C1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NH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
 
考点: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1)根据装置A制取CO2,装置B制取NH3,装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二氧化碳与氨气通入C中应防止倒吸,据此分析连接仪器装置;
(2)A装置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一般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B是制取氨气装置,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会影响碳酸氢钠的生成,D为装置除杂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氨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制取碳酸氢钠时先要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
(4)C中用球形干燥管球形部分空间大,液面上升缓慢,起缓冲作用,所以不用直导管;
(5)分离氯化铵沉淀通常用过滤操作,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是利用氯化铵的性质,受热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气体,在试管口处温度降低重新生成固体氯化铵分析判断.
解答: 解:(1)足量的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装置A产生CO2,装置B产生NH3,装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二氧化碳与氨气通入C中应防止倒吸,则b接c,故a接f、e接d,
故答案为:f;e;d;c;
(2)A装置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所以固体为CaCO3用块状石灰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若不除去碳酸氢钠难以形成,所以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故答案为:块状石灰石;饱和NaHCO3溶液;
(3)候氏制碱方法是利用氨气溶解性大极易溶解于水,二氧化碳气体水中溶解性较小,实验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让B装置先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B;
(4)氨气极易溶于水,用直导管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容易发生倒吸,C中用球形干燥管球形部分液面上升慢起缓冲作用,可以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倒吸;
(5)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的方法,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是利用氯化铵的分解产物为气体,温度降低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会重新生成固体氯化氨,方法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故答案为:过滤;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制备碳酸氢钠的过程分析和装置作用判断,掌握候氏制碱的反应原理和反应特征是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工业制备流程和注意问题,能顺利解决问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x+4B、x+8
C、x+16D、x+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碳化铝与水反应:Al4C3+12H2O═4Al(OH)3↓+3CH4↑,某同学为了探究甲烷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设计如图1的实验:
(1)利用碳化铝制取甲烷,图2装置中适合作为甲烷发生装置的是
 

(2)正确选择发生装置后,连接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出现以下实验现象:
C硬质玻璃管里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D干燥管里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①D干燥管里的试剂可能是
 
,其作用是
 

②根据实验现象,某同学得出下列推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氧化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B.甲烷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物一定有水和二氧化碳,可能含一氧化碳
C.甲烷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物一定有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甲烷具有还原性,氧化产物可能有多种
E.甲烷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3)实验完毕后,要先后熄灭C和F处的酒精灯,应后熄灭的是
 
处酒精灯,理由是
 

(4)常温下,假设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的混合气体,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无色
②向①中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中
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以上物质均写化学式),
写出第①步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②反应步中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装置中,不能说明锌比铜活泼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恒容体系,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H,起始时B、C物质的量浓度为0,A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某课外活动小组一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T1、T2表示不同的反应温度).
(1)在实验Ⅲ中,0~20min的时间内,v(A)=
 

(2)分析实验I和实验II的数据,可知x=
 
;分析实验II和实验Ⅲ的数据,可知反应热△H
 
0(选填“>”、“=”或者“<”).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选填代号字母)
 

a.A的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用A、B、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1:x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的同时生成2n mol A
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4)T1℃时,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若充入a mol A、b mol B、c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0.4,则a、b、c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往试管内加某溶液
C、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D、实验室制备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SO2和 1mol O2,发生以下反应:2SO2(g)+O2(g)?2SO3(g) 到达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SO3平衡浓度不变的是(  )
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3 (g)
B、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2 (g)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 SO3 (g)
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 Ar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的实质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为了使原电池能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需使用盐桥,盐桥中的阳离子应向负极迁移
C、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的都是电解原理
D、铅蓄电池充电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