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 |
B. | 0~1s内,v(A)=v(c) | |
C. | 0~6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 |
D. | 0~6s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
分析 由图可知,B、C的物质的量减少,B、C为反应物,A、D的物质的量增加,则A、D为生成物,B、C、A、D的△n之比为(1.0-0.4):(1.0-0.2):(1.2-0):(0.4-0)=3:4:6:2,结合△n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6s时达到平衡可知化学方程式,并结合v=$\frac{△c}{△t}$计算.
解答 解:由图可知,B、C的物质的量减少,B、C为反应物,A、D的物质的量增加,则A、D为生成物,B、C、A、D的△n之比为(1.0-0.4):(1.0-0.2):(1.2-0):(0.4-0)=3:4:6:2,
A.△n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6s时达到平衡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故A错误;
B.A、C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0~1s内,v(A)≠v(c),故B错误;
C.0~6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frac{(1.0mol-0.4mol)}{2L}}{6s}$=0.05mol/(L•s),故C正确;
D.化学计量数各不相同,0~6s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量的变化、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算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利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确定化学计量数,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 |
B. |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Al2O3+2OH-═2AlO2-+H2↑ | |
C. | 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SiO32-+2H+═H2SiO3↓ | |
D.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墨、金刚石、足球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 | 甲酸(HCOOH)与乙酸(CH3COOH)属于同系物 | |
C. | 人们发现了118种元素,即共有118种原子 | |
D. | H2和D2互为同位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 |
B. | 监测大气中的PM2.5,改善空气质量 | |
C. | 大力实施矿物燃料和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SO2、NOx的排放 | |
D. | 加高工厂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Q<0 | |
B. | 平衡常数值:b点<d点 | |
C. | T1温度下若由a点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 | |
D. | c点v(正)<v(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燃料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 |
B. | 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 |
C. | 乙醇在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
D. | 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