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H1=akJ•mol-1
2K(s)+N2(g)+3O2(g)═2KNO3(s)△H3=bkJ•mol-1
S(s)+2K(s)═K2S(s)△H2=ckJ•mol-1,则x为(  )
A.a+b-cB.c-3a-bC.3a-b+cD.c-a-b

分析 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
2K(s)+N2(g)+3O2(g)═2KNO3(s)△H3=bkJ•mol-1
S(s)+2K(s)═K2S(s)△H2=ckJ•mol-1
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其反应热进行相应的改变,据此计算反应热.

解答 解: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
2K(s)+N2(g)+3O2(g)═2KNO3(s)△H3=bkJ•mol-1
S(s)+2K(s)═K2S(s)△H2=ckJ•mol-1
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mol-1=(3a-b+c)kJ•mol-1,所以x=3a-b+c,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目标方程式与已知方程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方程式可以进行加减,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实验方法(或操作)与对应的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方法(或操作)原理
A分离溶于水中的溴植物油萃取溴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较大
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从蛋清中提取蛋白质加入硫酸铜溶液浓盐溶液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
D尿液中尿糖的检验加入新制Cu(OH)2、加热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mL 2%H2O2溶液
10mL 5%H2O2溶液
10mL 5%H2O2溶液1mL 0.1mol•L-1FeCl3溶液
10mL 5%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mL 0.1mol•L-1FeCl3溶液
10mL 5%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mL 0.1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填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
Ⅱ.若在恒温条件下,将N2与H2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一个容积为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
器中,5min后反应达平衡时,n(N2)=1.2mol,n(H2)=1.2mol,n(NH3)=0.8mol,则反应速率v(N2)=0.04mol/(L•mim),平衡常数=1.23(mol/L)-2(保留两位小数).若保持容器的温度和容积不变,将上述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1倍,则平衡向右(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移动.
Ⅲ.(1)为了加深对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老师让甲同学完成下列实验:
在Ⅱ中的实验装置的锥形瓶内盛6.5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mL 2.5mol/L的硫酸,10s时收集产生的H2体积为50mL(若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44.8mL),用锌粒来表示1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3g/s;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化工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填序号).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以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勒夏特列原理可以指导怎样使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品产率的有效办法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某些数据记录已模糊不清,个别数据已丢失).若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均是正确的,试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是探究金属表面积、硫酸溶液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经仔细辨认,模糊的数据疑为25、50、125、250,试将这些疑似数据填入表中,使实验数据较为合理.
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
10.100.5502034500
20.10粉末0.550203550
30.100.7502036数据模糊
40.100.8502035200
50.10粉末0.8502036数据模糊
60.101.0502035数据模糊
70.101.05035数据模糊50
80.101.1502034100
90.101.150数据丢失44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二甲醚:3CO(g)+3H2(g)?CH3OCH3(g)+CO2(g)在合适的温度下,研究者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原料气组成(3molCO、3molH2)、体积(10L)、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两点对应的CO正反应速率相等
B.合成二甲醚的正反应△H<0
C.反应温度应控制在260℃~280℃之间
D.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CO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少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氢氧化钡溶液D.硅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C5H12的同分异构体中,主链最短的一种系统命名为2,2-甲基丙烷
B.用酸性KMnO4 溶液可鉴别2-丁烯和正丁醛
C.由甘氨酸、丙氨酸形成的二肽有4种
D.A、B两种有机化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水的质量也不变,则A、B满足的条件必须是最简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②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③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吸热反应在加热后才能发生
④101KPa下1molC(s)和2molC(s)的燃烧热不同
⑤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只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⑥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
⑦依据盖斯定律,反应焓变的大小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A.除②外B.全部C.③⑤⑦D.①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Cu2+稳定,Cu+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2Cu+═Cu2++Cu.大多数+1价铜的化合物是难溶物,如Cu2O、CuI、CuCl、CuH等.
(1)在新制Cu(OH)2悬浊液中滴入葡萄糖溶液,加热生成不溶物的颜色为砖红色,某同学实验时却有黑色物质出现,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式为CuO.
(2)在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KI溶液可能发生:
a.2Cu2+++4I-═2CuI↓(白色)+I2
b.2Cu2++2Cl-+2I-═2CuCl↓(白色)+I2.为顺利观察到白色沉淀可以加入的最佳试剂是B.
A.SO2       B.苯         C.NaOH溶液       D.乙醇
(3)一定条件下,在CuSO4中加入NH5反应生成氢化亚铜(CuH).
①已知NH5是离子化合物且所有原子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请写出NH5的电子式:
②写出CuH在过量稀盐酸中有气体生成的离子方程式:2CuH+2H+═Cu+Cu2++2H2↑;
③将CuH溶解在适量的稀硝酸中,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6CuH+16HNO3═6Cu(NO32+3H2↑+4NO↑+8H2O
(4)常温下,向0.2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当溶液的pH=6时,c(Cu2+)=2.2×10-4mol•L-1{已知:Ksp[Cu(OH)2]=2.2×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