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Na+、Cu2+、Br-、SO42-
B.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Al3+、SO42-、Cl-
C.c(Fe2+)=1 mol•L-1的溶液:H+、Na+、Cl-、NO3-
D.加入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Na+、K+、Cl-、HCO3-

分析 A.滴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铁离子反应;
B.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氯离子,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加入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A.滴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Na+、Cu2+、Br-、SO42-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Fe3+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Al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加入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HCO3-能够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大于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中表示A~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若将它们灼烧,火焰都呈黄色;A能跟水起剧烈反应,D常用作潜水艇里的氧气来源.
(1)试推断A~E各物质(写化学式):
ANa;BNa2O;CNaOH;DNa2O2;ENa2CO3
(2)写出D到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3)写出C到E反应的离方程式:2OH-+CO2=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变化能够实现的是(  )
①弱酸与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 
②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
③两种酸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④复分解反应中既没有生成水,也没有生成沉淀和气体
⑤两种无色气体常温常压下混合后气体颜色加深  
⑥有单质生成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B.只有①③⑤C.只有②④⑥D.只有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stackrel{催化剂}{→}$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012345
c(NO)/mol•L-11.00×10-34.50×10-42.50×10-41.50×10-41.00×10-41.00×10-4
c(CO)/mol•L-13.60×10-33.05×10-32.85×10-32.75×10-32.70×10-32.70×10-3
请回答:以下各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度v(N2)=1.875×10-4mol/L•s.
(3)假设在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CD.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
mol•L-1
CO初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2801.20×10-35.80×10-382
2801.2×10-35.8×10-3124
3501.2×10-35.8×10-3124
①请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表中的Ⅱ、Ⅲ两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见答题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1)若取某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测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K+、Na+、NH4+、SO42-、NO3-、Cl-,则该溶液为酸性(填“酸性”或“碱性”)溶液,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NH4++H2O?NH3•H2O+H+
(2)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可用CH4催化还原成无害物质.若常温下,1molNO2与CH4反应,放出477.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NO2(g)+CH4(g)=N2(g)+CO2(g)+2H2O(l)△H=-955kJ/mol.
(3)安装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也可减轻PM2.5的危害,其反应是:2NO(g)+2CO(g)$\stackrel{催化剂}{?}$2CO2(g)+N2(g);△H<0.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C{O}_{2})c({N}_{2})}{{c}^{2}(NO){c}^{2}(CO)}$;温度升高K值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②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试剂中可用于除去CO2中少量SO2杂质的有(  )
①饱和NaHC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饱和Na2CO3溶液.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B.两个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个
D.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式为CnH2n的化合物,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可能不使其褪色
C.通式相同,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D.凡含有苯环的物质都是芳香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左右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①镁条除去氧化膜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除去氧化膜的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第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
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砂纸,试管,试管夹,①酒精灯,火柴,胶头滴管,烧杯,镊子,小刀,玻璃片,②滤纸等.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填A~F)
①的化学方程式Mg+2H2O$\frac{\underline{\;\;△\;\;}}{\;}$Mg(OH)2+H2↑,
②的离子方程式S2-+Cl2=2Cl-+S↓.
(4)实验结论:第3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