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根据相关化学概念和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某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若将反应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一定为铁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分析 A、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分析判断,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为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B、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依据周期表结构可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为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诶同分异构体.

解答 解:A、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若生应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e-=Fe2+,负极是铁,正极材料一定不是铁,故B错误;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判断元素位于铜周期元素,则原子序数:R<M,故C错误;
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符合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粒、物质结构的分析判断,原电池反应原理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微粒甲与离子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微粒甲$\stackrel{OH-}{→}$离子乙$\stackrel{H+}{→}$微粒甲,则微粒甲是(  )
A.Al2O3B.NH4+C.Fe3+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中的PM2.5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其中PM2.5指(  )
A.固体小颗粒B.SO2C.氮氧化物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1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 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C.可能生成 45g 乙酸乙酯D.不可能生成 90g 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研究性实验小组欲验证浓硝酸在与Cu、Ag合金的反应过程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NO生成、并测定Cu、Ag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常温下,NO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为此,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Cu与HNO3反应可能的化学方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实验开始前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1,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关闭K1,其目的是把装置中的空气赶走,防止NO被氧化为NO2;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干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
(3)停止反应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若有NO生成,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实验发现,通入的O2温度高低对实验现象有较大影响,为便于观察应通入(填“热”或“冷”)热的O2
(4)为减小实验误差,在A中反应完成和D中出现现象后,还应继续进行的操作是打开K1、K2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和O2
(5)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实验前,Cu、Ag合金的质量:15.0g,浓HNO3:40mL 13.5mol•L-1;实验后A溶液:V=40mL  c(H+)=1.0mol•L-1.假设反应中HNO3既无挥发也无分解,则:
①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
②若已测出反应后E装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则为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还需测定的数据是C中烧瓶在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3.2g某元素A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3.4g气态氢化物H2A,已知A的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
(1)A的原子序数为?
(2)元素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什么位置?
(3)书写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A.C4H10和C5H12B.C2H6和C3H6C.C2H2和C4H6D.C3H6和C4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放电时的反应:Fe+NiO2+2H2O$?_{充电}^{放电}$Fe(OH)2+Ni(OH)2,下列有关爱迪生电池的各种推断中错误的是(  )
A.放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
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2e-═Fe+2OH-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
D.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