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BDE(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蒸馏.
(3)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苯和水不互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碘和苯不反应.
(4)若要检验步骤⑤后得到的水层中是否含有SO42-,请简述操作方法: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42-

分析 海带灼烧后得到海带灰浸泡后得到海带灰的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和稀硫酸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得到含碘水溶液,加入有机溶剂苯,萃取分液得到含碘的苯溶液,通过蒸馏得到碘单质,
(1)根据灼烧海带需要加热装置进行分析;
(2)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分离互溶的两种液体用蒸馏;
(3)萃取剂的选取标准: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萃取剂和原溶剂不互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萃取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4)在检验SO42-时,加入氯化钡之前要先加盐酸以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

解答 解:(1)灼烧海带需要加热装置,所以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坩埚,泥三角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酒精灯,故选:BDE,
故答案为:BDE;
(2)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
步骤⑥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3)苯和水不互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碘和苯不反应,所以苯可以作萃取剂,还可以选用四氯化碳,萃取所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苯和水不互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碘和苯不反应;
(4)在检验SO42-时,加入氯化钡之前要先加盐酸以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即先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42-
故答案为: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42-

点评 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侧重考查物质的检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明确常见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选取方法是解本题关键,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馏、渗析、加热等,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  )
A.氯气有毒,可以毒死细菌、病毒
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熏死细菌、病毒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
D.氯气是绿色气体,不会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Mg、Cu组成的2.64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NO气体0.896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mol•L-1NaOH溶液60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
A.0.03molB.0.06molC.0.12molD.0.2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1.505×1023个A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A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64g/molB.32g/molC.32gD.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2.3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消耗20.00mL标准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2)装置a和c的作用分别是bd和e(填标号,可以多选).
a除去SO2气体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e.除去反应后多余的氧气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4)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40%.
(5)若用如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②(填编号)

(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A、B、C、D 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 A、B、C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
(1)若A为氯碱工业的产品,C为厨房中常用的发酵粉的成分常用于食品膨松剂.
①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是HCO3-+OH-═CO32-+H2O;
②氯碱工业制程A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
(2)若A、D均为单质,且A为气体,D元素的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颜料.
①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是Fe+2Fe3+═3Fe2+
②B可作净水剂,在使用时发现B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酸性废水中的酸,会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molNacl 固体中含有NA个Na+
B.18gD2O和18gH2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2NA
D.密闭容答中2molNO 与l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是H3XO4<H2YO4<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强弱为: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为X、Y、Z
C.原子半径大小是:X<Y<Z
D.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 都是混合物;
②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③不锈钢和装修门窗使用的铝材料都是合金;
④盐酸和醋酸都属于电解质;
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⑥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⑥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④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