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碳酸钡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钡,可选用BaCO3除去HCl;
(2)铜不与盐酸反应,氧化亚铁能够与盐酸反应,可用盐酸除去氧化亚铁中的Cu;
(3)先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除去氯离子,然后加入碳酸钾除去银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稀硝酸除去碳酸钾,最后通过蒸发结晶获得硝酸钾.
解答 解:(1)氯化氢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可选用BaCO3除去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CaCO3+2H+═Ca2++H2O+CO2↑;
(2)Cu(FeO):铜不与盐酸反应,而氧化亚铁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故可用HCl除去FeO中的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2H+═Fe2++H2O,
故答案为:HCl;FeO+2H+═Fe2++H2O;
(3)KNO3(KCl):先加入过量AgNO3溶液除去氯离子,然后再加入过量K2CO3溶液除去过量银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HNO3溶液除去过量的碳酸钾,最后通过蒸发结晶获得硝酸钾,
故答案为:AgNO3溶液;K2CO3溶液;HNO3溶液.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除杂实质的选用原则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 |
B. | 水泥、陶瓷、硅酸和水晶均为硅酸盐产品 | |
C. | 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 |
D. | 漂白粉、水玻璃、氨水和汽油均为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规定的基本物理量 | |
B. | 阿伏伽德罗常数被规定为12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 |
C. | 我们可以利用物质的量描述常见物质,如1mol 铅笔… | |
D. | 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液显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所以胶体较稳定 | |
B. | 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的方法精制胶体 | |
C. | 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 |
D. | 电泳实验说明了胶体粒子能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而带有电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Y、Z、W能形成含有相同电子数的简单离子,且W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最大 | |
B. | XZ2、W2Z2均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 | |
C. | Y与M形成的化合物 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 |
D. | 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配制0.1mol/L NaCl溶液时,若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 |
B. | NH4NO3溶解吸热,若配制0.5mol/L H4NO3溶液时直接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 |
C.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所用砝码已经生锈,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 |
D.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定容中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刻将超出的水吸出,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