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卡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SO42﹣向Cu极移动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
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Zn﹣Cu原电池中,Zn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池反应Zn+2H+=Zn2++H2↑,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①该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故错误;
②铜电极上电极反应为2H++2e﹣=H2↑,发生还原反应,故正确;
③硫酸根离子向负极锌移动,故错误;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0.25mol,故正确;
⑤电子由Zn电极流向Cu电极,故错误;
⑥正极铜上电极反应为2H++2e﹣=H2↑,发生还原反应,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明确电极的判断、发生的电极反应、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装置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制取气体的装置.
(1)下列制取气体的反应,可利用此装置进行制取有 (不一定是单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A、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CO2 B、锌和稀盐酸反应制H2
C、MnO2催化双氧水分解制O2 D、KClO3和MnO2加热反应制取O2
(2)利用此装置制取H2并还原氧化铜,稀硫酸应该装在 中,写出H2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 ,由反应可说明H2的还原性 Cu(填“强于”、“弱于”).向装有8g CuO的试管中通入H2,若要使CuO全部被还原,则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A. | +Cl2+HCl |
| B. | 2CH3CH2OH+O22CH3CHO+2H2O |
| C. | ClCH2CH=CH2+NaOHHOCH2CH=CH2+NaCl |
| D. | +HON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液态烃的分子式为CmHn,相对分子质量为H2的46倍.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同溴水反应而使其退色.在催化剂存在时,9.2g该烃能与0.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饱和烃CmHp.
请填写下列空白:
(1)m、n、p的值分别是m= ,n= 、p= .
(2)CmHp的名称是 甲苯 .
(3)CmHn能和浓硫酸、浓硝酸的混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有机产物的名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A.
4 5 6
12 13
B.
2
8
16 17 18
C.
1 2
11
19
D.
4
10 11 12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 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 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高
D. 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小
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
c极无变化 d极溶解
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计指示在导线中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a>b>c>d B. b>c>d>a C. d>a>b>c D. a>b>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合物A(C4H8Br2)可由下列反应制得,C4H10OC4H8 C4H8Br2,则A的结构式不可能的是( )
A. CH3CH2CHBrCH2Br B. CH3CH(CH2Br)2
C. CH3CHBrCHBrCH3 D. (CH3)2CBrCH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反应:A(气)+3B(气)⇌2C(气)△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B. | 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 C. |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D. |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虑方向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