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D.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分析 离子反应,应能在溶液中进行,且有离子参加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该反应的实质是CO2+Ca2++2OH-=CaCO3↓+H2O,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离子反应,故B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属于离子反应,但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锌粒放入稀硫酸中,反应的实质是Zn+2H+=H2+Zn2+,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
(1)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1.6×103,如升高温度,则K值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若增大O2的浓度,则SO2的转化率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②若升高温度,则平衡C(填字母代号);
A.不移动   B.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欲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B.(填字母代号)
A.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Ar                B.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O2
C.使用催化剂V2O5                       D.降低反应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
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 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沸点/℃34.778.511877.1
请回答:
(1)从实验安全考虑,B瓶中除了加反应液外,还需加入沸石;若用同位素18O示踪 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CH3CO18OH+C2H5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18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防倒吸.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H2O=HCO3-+OH-;反应结束后D 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乙醇;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B,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B.无水硫酸钠C.碱石灰D.生石灰
(4)蒸馏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接收器、锥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1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蒸馏烧瓶,④1000mL容量瓶.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温度计,冷凝管的进水口是g
(填“f”或“g”);
(3)某校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配制成250mL 0.1mol•L-1的稀盐酸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Ⅱ中的错误是缺少玻璃棒引流.
①盛放浓盐酸溶液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如图2警示标记中的D.
②在如图3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不需要的是C(填如图相应仪器的序号);
③根据计算,本实验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8.3mL,本实验量筒应使用的是A(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序号,否则无分,下同)
A.10mL      B.100mL       C.250mL        D.500mL
④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E.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配好的稀HCl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⑤若定容后摇匀静置,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应该A.
A.直接转移到细口试剂瓶中       B.再用胶头滴管加水,重新定容
C.将此溶液倒掉,重新配制       D.直接贮存于容量瓶中
⑥假设配制时其他操作均正确,只出现以下某一情况,试判断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相比于要求的值(即0.1mol/L)如何.(a、偏高;b、偏低;c、无影响,在下列横线上填相应序号)
A.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c
B.稀释浓HCl时,没有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a
C.配制的溶液装入洁净的但有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b
D.若定容时俯视,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C.$\frac{{k}_{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Ba2+、Cl-、NO3-
D.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今有0.1mol/L NaCl溶液300mL,0.1mol/L MgCl2溶液200mL和0.1mol/LAlCl3溶液100mL,这三种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之比是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H
(1)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CD (填字母序号).
A.2V(H2)=V(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E.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
F、CO、H2、CH3OH的速率之比为1:2:1
(2)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该反应△H<0(填“>”或“<”)

(3)一定温度下,将4a mol H2和2amol CO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则: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frac{1}{{a}^{2}}$.
②若此时再向该容器中投入a mol CO、2amol H2 和amol CH3OH,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正向移动 (“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frac{1}{2}$,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C(填字母).
A.H2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frac{n({H}_{2})}{n(C{H}_{3}OH)}$增大;
(4)图2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A、C两点的反应速率A< C(填“>”、“=”或“<”,下同),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填“升温”或“降温”).
(5)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结构示意图3,写出 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CH3OH-6e-+8OH-=CO3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
A.I2→I+IB.H+Cl=HClC.H+H=H2D.S+O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做豆腐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观看电影时,从放映机到银幕有明显的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