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那么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也一定能自发进行
B.某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那么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也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反应方向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与反应温度无关
D.温度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B.25 ℃、101 kPa时,1 mol S和2 mol S的燃烧热不相等
C.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则H2(g)+
Cl2(g)===HCl(g) ΔH=-183 kJ·mol-1
D.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0.1 mol·L-1明矾溶液100 mL中,加入0.1 mol·L-1的Ba(OH)2溶液,当SO42-恰好沉淀完全时,同时得到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 )。
A.0.01 mol B.0.005 mol C.0.0133 mol D.0 mo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使反应2Ag+Cu2+===2Ag++Cu发生的是( )
A.用Cu、Ag分别作原电池两电极,AgNO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B.用Ag、C分别作原电池电极,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C.用Ag作电解池的阳极,石墨作电解池的阴极,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D.用Ag作电解池的阳极,石墨作电解池的阴极,AgNO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2)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v正(B)=2v逆(D)
D.c(A)=c(C)
(3)若最初加入1.0 mol A和2.2 mol 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 mol/L,c(B)=0.50 mol/L,c(C)=0.20 mol/L,c(D)=0.018 mol/L,则此时该反应__________(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恒温、恒容下,发生如下反应:2A(g)+2B(g)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途径Ⅱ: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和6 mol/L。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途径Ⅰ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
B.达到平衡时,途径Ⅰ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
C.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D.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t℃,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 mol/L一元酸HA与b 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
A.混合液中c(H+)=
B.混合液的pH=7
C.a=b
D.混合液中c(B+)=c(A-)+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加新制的Cu(OH)2 | 确定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
B | 滴加稀溴水 | 确定苯中混有甲苯 |
C | 加入金属钠 |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
D | 加淀粉 | 确定KCl中含有K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氨
B.装置②中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D.装置④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