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X→Y反应的△H=E5-E2
B.由X→Z反应的△H>0
C.由图可知等物质的量的Y的能量一定比X的能量高
D.升高温度可提高X→Z的反应速率

分析 由图象可知2X(g)≒3Y(g)为吸热反应,而2X(g)≒2Z(g)为放热反应,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结合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该题.

解答 解: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由X→Y反应的△H=E3-E2,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X→Z反应的△H<0,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2X(g)≒3Y(g)为吸热反应,只能说明3molY的能量一定比2molX的能量高,则不能得出等物质的量的Y的能量一定比X的能量高,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提高X→Z的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图象的分析,注意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进行比较,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其中B溶液为浅绿色,I溶液为棕黄色,J为AgCl,请回答:

(1)足量气体C是(填化学式)Cl2,F的化学式KCl.
(2)写出B的化学式FeCl2,检验B中阳离子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或向其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溶液产生蓝色沉淀,都说明含有亚铁离子.(只填一种方法,用文字表述)
(3)写出由G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4)写出检验I溶液中阳离子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向I溶液中加入单质Cu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Ⅰ)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的制备氨基甲酸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难溶于CCl4.可用做肥料.
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CO2(g)?NH2COONH4(s)△H<0.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1)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2)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3)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c(填写选项序号).
a.80℃热风下烘干     b.60℃热风下烘干      c.40℃热风下烘干
(4)尾气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防止倒吸;
浓硫酸的作用: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5)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精确到2位小数,碳酸氢铵和氨基甲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9和78)
(Ⅱ) FeSO4•7H2O晶体的制备
(6)已知:
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
Fe3+1.13.2
Al3+3.05.0
Fe2+5.88.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制备绿矾(FeSO4•7H2O),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
①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向滤液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
③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约为5.0~5.8,过滤,
④将得到溶液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FeSO4•7H2O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如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
(1)装置中导气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Na2CO2溶液防止倒吸.
(2)浓H2SO4的作用是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填“大”或“小”),有香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70080090010001200
平衡常数0.50.61.01.62.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c(D)}{c(A)×c(B)}$,△H=>0(填“<”“>”“=”);
(2)900℃时,向一个固定容器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初始到2s内A浓度变化0.05mol•L-1.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25mol/(L.s).该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c(填字母代号).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若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molA、0.40mol B、0.40mol C和0.50mol D,此时v大于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质能来深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直接燃烧是利用方式之一
B.石油的裂化与裂解都是化学变化,而煤的气化与液化是物理变化
C.用高压氢气、氧气制作燃料电池是氢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D.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往往伴随热量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水银、氢氧化铁固体、冰水混合物
B.碱性氧化物:Na2O、Na2O2、Al2O3
C.盐:纯碱、小苏打、烧碱
D.电解质:CH3COOH、H2O、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Mg2+、Ba2+、Cl-、CO32-、SO42-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的成分,分别取等体积的两份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沉淀,其物质的量为0.3mol;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其物质的量为0.2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说明溶液中含有Mg2+,没有CO32-,理由是沉淀为氢氧化镁,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
(2)实验②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没有Ba2+,理由是生成沉淀为硫酸钡可知原溶液含硫酸根离子,但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不能共存.
(3)通过离子的物质的量,能否判断溶液是否存在Cl-,说明理由阳离子电荷总数大于阴离子电荷总数,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存在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常温下H2S饱和溶液1L,其浓度为0.1mol/L,电离方程式为H2S?H++HS-,HS-?H++S2-若要使溶液中的pH值增大同时使c(S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水B.加入适量NaOH固体
C.通入适量的O2D.加入适量的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