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NaHCO3转化为Na2CO3

分析 A、微粒向浓度低的方向扩散;
B、冰的熔点为0°C,水常温是液体;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发生了电化腐蚀;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解答 解:A、红墨水浓度大于水,微粒向浓度低的方向分散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
B、冰的熔点为0°C,水常温是液体,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发生了电化腐蚀,发生了吸氧腐蚀,是自发进行的变化,故C不符合;
D、NaHCO3转化为Na2CO3 是需要一定条件或试剂实现转化,变化过程不是自发进行的变化,故D符合.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自发进行的变化过程判断,注意理解自发进行的过程和自发进行的反应不同,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你见过翩翩起舞的鸡蛋吗?请看以下小实验.(已知白醋浓度比普通食醋浓度大)
甲组:一个鸡蛋、一瓶普通食醋、一个玻璃杯.
乙组:一个鸡蛋、一瓶白醋、一个玻璃杯.
操作:(1)将醋倒入玻璃杯内.(2)把鸡蛋放入杯中.(3)仔细观察,刚开始时鸡蛋沉在水底,可是过了一会儿,鸡蛋周围会出现许多小气泡,这些气泡伴着鸡蛋旋转上升,好像鸡蛋在
“跳舞”一样.乙组鸡蛋“舞”的比甲组的要剧烈一些.
同学们根据以上现象提出了推测:醋酸的浓度越大,鸡蛋“舞”的就越剧烈.于是就换用了
冰醋酸(纯净的醋酸).结果鸡蛋在其中却一点也没有“舞”起来.请回答:
(1)写出鸡蛋周围会出现许多小气泡发生的有关离子方程式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2)为什么换用了冰醋酸,鸡蛋却一点也没有“舞”起来?换用冰醋酸后,由于没有水的存在,醋酸不会电离出H+,就没有了CaCO3与H+的反应,鸡蛋因此就“舞”不起来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恒温恒容时,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2CO(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②③④.
①C(s)的浓度不再改变 ②CO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③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④气体的密度再改变
⑤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2molCO
⑥n(CO2):n(CO)=1:2 v(CO2)=2v(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有下列五种烃:
 ②③乙烷   ④C(CH34,其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②④(填序号),②与⑤
之间的关系为同系物,②③④⑤四种物质按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⑤③(填序号).
(2)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A的电子式,E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CH2=CH2+H2O$\stackrel{催化剂}{→}$CH3CH2OH,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4)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杂质A,所用的试剂为溴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的成分不一样,钢化玻璃中加了玻璃钢
B.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
C.水泥具有水硬性,因此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
D.陶瓷的釉料在烧制时,若空气过量,一般显示的是高价态的金属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向紫色石蕊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震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A.溶液仍为紫色
B.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C.最终溶液褪色,而无其他现象
D.溶液最终变为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u(OH)2与盐酸      Cu(OH)2与醋酸
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     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
C.NaHCO3溶液与NaHSO4溶液   Na2CO3溶液与NaHSO4溶液
D.石灰石与硝酸     生石灰与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C.pH越大,该漂白剂的漂白性能越好
D.25℃,pH=3时,NaClO2溶液中:c(Na+)+c(H+)=c(ClO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减排温室气体40%.
(1)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源于太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吸收CO2以减缓温室效应,主要过程可以描述分为下列三步(用“C5”表示C5H10O4,用“C3”表示C3H6O3):
Ⅰ、H2O(l)═2H+(aq)+$\frac{1}{2}$O2(g)+2e-△H=+284kJ/mol
Ⅱ、CO2(g)+C5(s)+2H+(aq)═2C3+(s)△H=+396kJ/mol
Ⅲ、12C3+(s)+12e-═C6H12O6(葡萄糖、s)+6C5(s)+3O2(g)△H=-1200kJ/mol
写出绿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6CO2(g)+6H2O(l)=C6H12O6(s)+6O2(g)△H=+2880 kJ•mol-1
(2)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
②氢气的转化率=75%;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④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CD.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⑤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待反应再一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则c1<c2的关系(填>、<、=).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是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利用燃料电池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如图2所示甲烷燃料电池就是将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将其插入KOH溶液从而达到吸收CO2的目的.请回答:
①通入氧气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②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通常情况下,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