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精英家教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
(2)若E是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用等式表示E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_.
(3)若C是一种红棕色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Ⅰ、Ⅱ装置中空气已排尽).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该溶液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已知A与物质B及水作用生成D,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可能为NaOH,则C可为Na2O2(或NaH),生成气体为O2或H2,故答案为:Na2O2(NaH);
(2)若E是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应为H2S,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应为Al(OH)3,则C为Al2S3
E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为Na2S,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c(Na+)+c(H+)=c(OH-)+c(HS-)+2c(S2-),
故答案为:c(Na+)+c(H+)=c(OH-)+c(HS-)+2c(S2-);
(3)C是有色气体,应为NO2,则D为HNO3,E为NO,
①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②由现象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浓H2SO4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可以得出NO2能溶于浓硫酸中,
故答案为:NO2能溶于浓H2SO4,因而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
③A和B的反应应为NO和O2的反应,在溶液中发生4NO+3O2+2H2O=4HNO3
故答案为:4NO+3O2+2H2O=4HN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化学式
Na2O2(NaH)
Na2O2(NaH)

(2)若E是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用等式表示E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c(Na+)+c(H+)=c(OH-)+c(HS-)+2c(S2-
c(Na+)+c(H+)=c(OH-)+c(HS-)+2c(S2-

(3)若C是一种红棕色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Ⅰ、Ⅱ装置中空气已排尽).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该溶液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
NO2能溶于浓H2SO4,因而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
NO2能溶于浓H2SO4,因而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

③已知A与物质B及水作用生成D,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O+3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是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一种化学式
Na2O2(或NaH)
Na2O2(或NaH)

(2)若C是一种有色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
NO2能溶于浓H2SO4,因而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
NO2能溶于浓H2SO4,因而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

③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1mol气体C的△H为-57.07kJ?mol-1,1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的△H为-46kJ?mol-1,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生成D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
4NO(g)+3O2(g)+2H2O(1)=4HNO3(aq)△H=-618.42kJ?mol-1
4NO(g)+3O2(g)+2H2O(1)=4HNO3(aq)△H=-618.4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4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一种化学式   

(2)若E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                     

②E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大小关系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浓硫酸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                 

③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1mol气体C的△H为-57.07kJ·mol1,1 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的△H为-46kJ ·mol1,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生成D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届山西省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4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一种化学式   
(2)若E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                     
②E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大小关系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浓硫酸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                 

③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1mol气体C的△H为-57.07kJ·mol1,1 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的△H为-46kJ ·mol1,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生成D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2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是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一种化学式                  

(2)若E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

                                         

②用等式表示E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                                           

③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1mol气体C的△H为-57.07kJ·mol1,1 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的△H为-46kJ ·mol1,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生成D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