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
①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与适量NaHCO3溶液反应制备
③用浓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④用溴水即可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
A.只有③④B.只有①④C.只有①D.都不能

分析 ①醇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不发生消去反应;
②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与碳酸氢钠不反应;
③溴水、三溴苯酚都溶于苯;
④溴水可与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①醇应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不发生消去反应,故错误;
②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与碳酸氢钠不反应,只有羧基反应,故错误;
③溴水、三溴苯酚都溶于苯,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错误;
④溴水可与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检验醛基,应先用银氨溶液氧化,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
A.3FeO+10HNO3═3Fe(NO33+NO↑+5H2OB.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C.Al(OH)3+3HNO3═Al(NO33+3H2OD.3Zn+8HNO3═3Zn(NO3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氨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德国人哈伯发明了合成氨反应,其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在500℃、20MPa时,将N2和H2通入到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
(1)10min内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H3)=0.005mol/(L•min).
(2)在10~20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填字母).
a.加了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NH3的物质的量
(3)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e (填字母).
a.3v(H2=2v(NH3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e.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的同时消耗3m mol H2
f.a 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6a mol N-H键合成
(4)第一次平衡时,平衡常数K1=K1=$\frac{(0.15)^{2}}{(0.125)×(0.075)^{3}}$(用数学表达式表示).NH3的体积分数是42.86%(保留2位小数).
(5)在反应进行到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移走了生成的NH3(或减小了氨气的浓度).
(6)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
氨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NH3(g)+3O2(g)═2N2(g)+6H2O(g)△H=-1266kJ/mol.
(7)氨氧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氨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NH3-6e-+6OH-═N2+6H2O;
②一段时间后,需向装置中补充KOH,请依据反应原理解释原因是由于电池反应生成水,4NH3+3O2=2N2+6H2O,所以电解质中氢氧根浓度减小,即碱性减弱,pH减小,为维持碱溶液的浓度不变需要向装置中补充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图1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 3O4+4H2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Fe3O4和Fe.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Fe+2Fe3+=3Fe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图2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4)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具有还原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SO2和Cl2的漂白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SO2,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又呈现红色;
(2)若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也褪色,生成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 填化学式),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不恢复红色;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以说明SO2和Cl2的漂白原理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4)实验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无色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Na+、Mg2+、Al3+、Cu2+、Cl-、SO42-中的几种离子.
a.取0.1mL该废水于管中,加入足量的Ba(N03)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b.另取10mL该废水于管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部分沉淀溶解.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和图表数据:
(1)该废水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Cu2+、Cl-(填离子符号).
(2)实验室配制100mL mol•L-1的NaOH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3)写出A→B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H2O.
(4)该废水中,c(Al3+)=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1)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为半径最小的原子,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且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可产生白烟.回答下列问题:
①C的元素符号Na,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l(填元素符号),其简单阴离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H3P(用化学式表示);
(2)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②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且D中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的一半,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标准状况下3.36L物质E与含氢氧化钠10.0g的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Na2CO2,0.1mol为NaHCO3,0.05mol(写出化学式和对应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物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或沉淀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的一种.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体积均为10mL、pH均为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
1 000mL,稀释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的c(H+)>醋酸溶液中水电离的c(H+);电离常数Ka(HX)>Ka(CH3COOH)(填“>”、“=”或“<”).
(2)已知KHC2O4溶液呈酸性.
①KHC2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K+)>c(HC2O4-)>c(H+)>c(C2O42-)>c(OH-).
②在KHC2O4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CD.
A.c(C2O42-)<c(H2C2O4).
B.c(OH-)=c(H+)+c(HC2O4-)+2c(H2C2O4
C.c(K+)+c(H+)═c(OH-)+c(HC2O4-)+2c(C2O42-)  
D.c(K+)═c(C2O42-)+c(HC2O4-)+c(H2C2O4
(3)含有Cr2O72-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5.0×10-3 mol•L-1的Cr2O72-.为了使废水的排放达标,进行如下处理:Cr2O72-$→_{H+}^{绿矾}$Cr3+、Fe3+$\stackrel{石灰水}{→}$Cr(OH)3、Fe(OH)3
①该废水中加入绿矾和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②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c(Fe3+)=2.0×10-13 mol•L-1,则残留的Cr3+的浓度为3×10-6mol•L-1.(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将0.1molCl2全部溶于水形成的1L溶液中:2c(Cl2)+c(Cl-)+c(HClO)+c(ClO-)=0.2mol•L-1
B.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c(H2CO3
C.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O与NaHCO3的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HCO3-)+c(H2CO3)+c(CO32-
D.室温下,向0.01mol•L-1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