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品牌合金中铝的含量,现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1)该铝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铝、镁、铜、硅.
(2)常温下,硅能和NaOH发生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3)硅酸不溶于水
(4)固体C为Al2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可能会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2)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实验操作为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到3次;
(3)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frac{9b}{17a}$×100%(用a、b表示);
(4)下列因操作不当,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AC;
A.第③步中沉淀未用蒸馏水洗涤          B.第①步中加入NaOH溶液不足
C.第④步对沉淀灼烧不充分.

分析 铝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铝、镁、铜、硅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固体A为Mg、Cu,溶液M为NaAlO2,Na2SiO3,溶液M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过滤得到固体B为H2SiO3,溶液N中为AlCl3溶液加入过量氨水过滤洗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灼烧得到固体C为Al2O3
(1)固体A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可能会生成铜绿,即碳式碳酸铜,根据元素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2)沉淀的洗涤操作同过滤操作,即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到3次;
(3)分析可知固体C为Al2O3,依据铝元素守恒计算;
(4)A.第③步中沉淀未用蒸馏水洗涤,表面有杂质氯化钠、氯化铵,灼烧氯化铵分解,氯化钠对测定结果固体C质量增大; 
B.第①步中加入NaOH溶液不足,铝为全部溶解,测定结果偏低;          
C.第④步对沉淀灼烧不充分,得到固体C质量增大.

解答 解:铝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铝、镁、铜、硅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固体A为Mg、Cu,溶液M为NaAlO2,Na2SiO3,溶液M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过滤得到固体B为H2SiO3,溶液N中为AlCl3溶液加入过量氨水过滤洗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灼烧得到固体C为Al2O3
(1)固体A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可能会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即碳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故答案为: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2Cu+O2+H2O+CO2=Cu2(OH)2CO3
(2)沉淀的洗涤操作同过滤操作,即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到3次;
故答案为: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到3次;
(3)分析可知bg固体C为Al2O3,依据铝元素守恒计算,铝的质量分数=$\frac{\frac{bg}{102g/mol}×2×27g/mol}{ag}$×100%=$\frac{9b}{17a}$×100%;
故答案为:$\frac{9b}{17a}$×100%;
(4)A.第③步中沉淀未用蒸馏水洗涤,表面有杂质氯化钠、氯化铵,灼烧氯化铵分解,氯化钠对测定结果固体C质量增大,铝质量分数增大,故A正确; 
B.第①步中加入NaOH溶液不足,铝为全部溶解,测定结果偏低,故B不符合;          
C.第④步对沉淀灼烧不充分,得到固体C质量增大,铝质量分数增大,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的实验测定过程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对于某些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和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结论
A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42-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可能含有HCO3-
C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Al3+
D用四氯化碳萃取某溶液时,分层且下层显紫红色一定含有碘单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为防止滴在试管外面,应将滴管尖嘴处伸入试管口中
B.硫酸必须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C.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蒸馏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人体血液的pH总保持弱碱性(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往含有少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如图变化,四条曲线(c和d图象部分重叠)溶液中离子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Cl-b:K+     c:CO32-   d:HCO3-
B.a:K+   b:CO32-   c:Cl-     d:HCO3-
C.a:K+   b:CO32-   c:HCO3-  d:Cl-
D.a:K+  b:HCO3-   c:Cl-      d: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将0.1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 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 NaOH溶液.请回答: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
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0.06mol,n(Al)=0.04mol,V2=440 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400 mL.
(3)加入V2mL NaOH溶液后,向所得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写出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00℃时,若将0.100mol N2O4气体放入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2NO2,c(N2O4)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s020406080100
c(N2O4)/(mol•L-10.1000.0700.0500.0400.0400.040
(1)在0﹀40s时段,化学反应速率v(NO2)为0.0025mol•L-1•s-1;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为0.36.
(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
A.2v(N2O4)=v(NO2)             B.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3)该反应达到平衡后,降温至50℃,c(N2O4)变为0.080mol•L-1,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填“深”或“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该反应达平衡后,若只改变一个条件,达新平衡时,下列能使NO2的体积分数增大的是BC.
A.充入一定量的NO2              B.增大容器的容积
C.分离出一定量的NO2            D.充入一定量的N2
(5)100℃时,若将9.2gNO2和N2O4气体放入1L密闭容器中,某时刻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则此时v(N2O4)<v(N2O4).(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C→B→D→A→G→H→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3)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
(4)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
(5)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A.
A.酒精   B.苯(一种有机溶剂,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  C.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NH42SO4、NH4HCO3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