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 |
A | 向煤炉中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 | 产生淡蓝色火焰,煤炭燃烧更旺 | 加少量水后,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一定量的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原溶液中有I-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盛放溶液的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一定无NH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量变化与途径无关;
B.可能生成AgCl沉淀;
C.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有碘生成;
D.氨气易溶于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氨气逸出.
解答 解:A.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量变化与途径无关,则煤炭燃烧放出热量不变,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可能生成AgCl沉淀,应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检验,故B错误;
C.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有碘生成,可由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故C正确;
D.因氨气易溶于水,如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氨气逸出,应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检验、反应中能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原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 |
B. |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 |
C. | 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 |
D. | 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洗涤的目的一般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以提高固体的纯度 | |
B. | 洗涤的操作:向过滤器里的固体直接注入洗涤剂浸没固体,待洗涤剂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即可 | |
C. | 洗涤的试剂根据需要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或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 |
D. | 是否洗净的检验:取最后一次洗涤液,鉴别含有形成相应沉淀或晶体的该溶液中的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 |
B. |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 |
C. | 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 |
D. | 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容器中压强不变 | |
B. | 混合气体中$\frac{n(C{H}_{3}OC{H}_{3})}{n({H}_{2}O)}$的比值保持不变 | |
C. | v生成(CH3OH)=2v消耗(H2O) | |
D. | c生成(CH3OCH3)=c消耗(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元素 | 结构及性质 |
① | A | A是一种常见金属,它的一种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
② | B | B是一种常见金属,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为偶数 |
③ | C | C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常作制冷剂 |
④ | D | D为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 |
⑤ | E | 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
⑥ | F | 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O42-中Fe的化合价是+6价 | |
B. | 每产生1molCl-,转移2mol电子 | |
C. |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
D. | FeO42-具有强氧化性,一般其还原产物为Fe3+,可用作新型自来水消毒剂和净水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