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 作现 象结 论
A向煤炉中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产生淡蓝色火焰,煤炭燃烧更旺加少量水后,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B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一定量的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I-
D滴加稀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盛放溶液的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无NH4+
A.AB.BC.CD.D

分析 A.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量变化与途径无关;
B.可能生成AgCl沉淀;
C.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有碘生成;
D.氨气易溶于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氨气逸出.

解答 解:A.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量变化与途径无关,则煤炭燃烧放出热量不变,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可能生成AgCl沉淀,应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检验,故B错误;
C.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有碘生成,可由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故C正确;
D.因氨气易溶于水,如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氨气逸出,应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检验、反应中能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原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不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反应:N2(g)+3H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N2 )=3.5 mol•L-1,c(H2)=1 mol•L-1,c(NH3)=5 mol•L-1,求:
(1)N2和H2的起始浓度;
(2)N2的转化率;
(3)平衡时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百分之几?
(4)平衡时NH3占总体积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定量实验中,下列关于对沉淀或晶体进行洗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涤的目的一般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以提高固体的纯度
B.洗涤的操作:向过滤器里的固体直接注入洗涤剂浸没固体,待洗涤剂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即可
C.洗涤的试剂根据需要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或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是否洗净的检验:取最后一次洗涤液,鉴别含有形成相应沉淀或晶体的该溶液中的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溴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生产总量的$\frac{1}{3}$左右.某学研究性性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海水提溴的过程“氧化-富集-提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的水浴是热水浴(填“热水浴”或“冷水浴“);装置Ⅰ中通入两种气体的作用分别是氯气氧化溴离子;空气将Br2吹出到装置Ⅱ中.
(2)装置Ⅱ中的S02完全反应后,未通入Cl2前,溶液中主要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H+)>c(Br-)>c(SO42-).
(3)从装置II中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步骤是:拆除装置、选择萃取剂萃取、分液、蒸馏.
(4)如果将装置Ⅱ中的吸收剂改为Na2CO3溶液,其勾Br2反应得到NaBr、NaBrO3,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将产生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lg白色沉淀;然后再将吸收Br2的溶液用足量硫酸处理得到Br2单质,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Br-+BrO3-+6H+=3Br2+3H2O,理论上可以得到Br2的质量为1.6g.
(5)装置Ⅲ中盛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6)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的橡皮塞用铝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相互紧靠,其原因是溴蒸气会腐蚀橡皮塞和橡皮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D.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H3OH,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frac{n(C{H}_{3}OC{H}_{3})}{n({H}_{2}O)}$的比值保持不变
C.v生成(CH3OH)=2v消耗(H2O)
D.c生成(CH3OCH3)=c消耗(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序号元素结构及性质
AA是一种常见金属,它的一种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BB是一种常见金属,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为偶数
CC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常作制冷剂
DD为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
E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F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
(1)A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离子半径:B2+小于C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小于E(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①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H2O.
②F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等,则M的电子式为,N的结构式为
(4)用化学方程式表明C与E这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4NH3+3O2(纯)$\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Fe(OH)3+ClO-+OH-→FeO42-+Cl-+H2O(未配平).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eO42-中Fe的化合价是+6价
B.每产生1molCl-,转移2mol电子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FeO42-具有强氧化性,一般其还原产物为Fe3+,可用作新型自来水消毒剂和净水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