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是2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分析 A、依据n=$\frac{N}{{N}_{A}}$计算物质的量=1mol,结合NO2和CO2混合气体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计算;
B、乙烯和环丁烷最简式相同为CH2
C、NO2和N2O4最简式相同为NO2,计算92gNO2中所含原子数;
D、常温常压下,不能用22.4L/mol来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

解答 解:A、依据n=$\frac{N}{{N}_{A}}$计算物质的量=1mol,结合NO2和CO2混合气体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计算,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故A正确;
B、乙烯和环丁烷最简式相同为CH2,28gCH2所含的碳原子数=$\frac{28g}{14g/mol}$×1×NA=2NA,故B正确;
C、NO2和N2O4最简式相同为NO2,计算92gNO2中所含原子数=$\frac{92g}{46g/mol}$×3×NA=6NA,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不能用22.4L/mol来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要求学生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关于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的分子式为C17H14O7
B.一个A分子中含有三个苯环且A分子中无手性碳原子
C.A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D.1molA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4mol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已知类推
A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
Fe+Cu2+═Cu+Fe2+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Cu+2Na+
B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H++OH-═H2O向稀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OH-═H2O
C向有水垢的瓶胆内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
CaCO3+2H+═Ca2++CO2↑+H2O
向有水垢的瓶胆内加入足量醋酸溶液:
CaCO3+2H+═Ca2++CO2↑+H2O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O2+OH-═HCO3-
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SO2+OH-═HSO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37W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3个
B.Y和W处于同一主族,具有相同的最高价态
C.Z形成简单阴离子半径小于W形成简单阴离子半径
D.X与Y、Z与W每组两种元素间均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氢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一化学反应在0.5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在5s内从2.0mol变成0.5mol,在这5s内B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3 mol/LB.0.3molL/(L•s)C.0.6 molL/(L•s)D.0.1 mol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为“海波”,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型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作脱氧剂,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遇酸均易分辨,工业上常用亚硫酸钠法、硫化碱法等制备,某实验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图1: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开启分液漏斗,使硫酸慢慢滴下,适当调节分液的滴速,使反应产生的SO2气体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开启电动搅拌器搅动,水浴加热,微沸
②直至折出的浑浊不再消失,并控制溶液的PH接近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
④在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需产品
(1)写出仪器A的名称蒸馏烧瓶,步骤④中洗涤时,为了减少产物的损失的试剂可以是乙醇
(2)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不能让溶液PH<7,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S2O32-+2H+=S↓+H2O+SO2
(3)写出三颈烧瓶B中制取Na2S2O3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
(4)最后得到的产品可能含有反应Na2SO4杂质,请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5)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1.00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33-+2I-,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2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6.00mL,产品的纯度为79.36%
(6)Na2S2O3常用于脱氧剂,在溶液易被Cl2氧化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为了改进碳与HN03反应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预热盛有无水CaCl2的试管I,然后投入几小块红热的炭块,再缓缓地向炭块上滴加浓HN03,反应即可连续进行.
(1)由于浓HN03易挥发,应怎样操作才能使分液漏斗中HN03顺利滴下?用导管连接分液漏斗和大试管.
(2)写出试管I中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0.
(3)试管Ⅱ上方的长颈漏斗中放置一团湿棉花.其作用是将二氧化氮转化成一氧化氮.
(4)试管Ⅱ中的现象: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位于三个周期的短周期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又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M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Z与X位于同一主族,N与Y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Z)>r(M)>r(N)>r(Y)>r(X)B.元素的负电性:Y>N>X>Z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M)>I1(Z)>I1(X)D.原子中的为成对电子数:N>Y>Z>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长效阿司匹林的结构为:,1mol该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是(  )
A.3molB.4molC.3n molD.4n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