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乙醇是一种可燃性液体,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清洁车用燃料,某科研机构研究利用CO2合成乙醇的方法:
(Ⅰ)2CO2(g)+6H2(g)?CH3CH2OH(g)+3H2O(g)△H1
原料气氢气
(Ⅱ)CH4(g)+H2O(g)?CO(g)+3H2(g)△H2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乙醇汽油(汽油用戊烷代替)燃料时.气缸工作时进行的反应较多,写出燃烧产生有毒气体CO、NO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i)中能够提高氢气转化率的措施有
 

a.增大压强          b.加催化剂
c.增大CO2的浓度     d.及时分离体系中的乙醇
(3)利用CO合成乙醇是目前工业生产较为成熟的工艺.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Ⅲ)CO(g)+H2O(g)?CO2(g)+H2(g)△H3
写出以CO(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用△H1、△H3表示).
(4)反应(Ⅱ)中的甲烷和水蒸气是在特定的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

由此推知反应(Ⅱ)的焓变△H2
 
0(填“>”、“=”或“<”).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甲烷和1mol水蒸气,经过5h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H4的浓度变为0.5mol?L-1.该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
 
,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反应速率v(H2)=
 

(5)机动车在改用乙醇汽油后,并不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NO转化为氮气,实验测得NO转化为氮气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在没有CO情况下,温度超过775K,NO的转化率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在NO和CO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情况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为
 
左右.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热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戊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放电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2)2CO2(g)+6H2(g)?CH3CH2OH(g)+3H2O(g),能够提高氢气转化率的措施是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进行,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3)依据(Ⅰ)(Ⅲ)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CO(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4)CH4(g)+H2O(g)?CO(g)+3H2(g),分析图标数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结合平衡常数,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得到;
(5)高温度,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该反应放热;最佳温度应为NO的转化率最高时.
解答: 解:(1)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戊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放电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烧产生有毒气体CO、NO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2O2
点燃
2CO+3H2O;2C5H12+11O2
点燃
10CO+12H2O; N2+O2
 放电 
.
 
2NO;
故答案为:CH3CH2OH+2O2
点燃
2CO+3H2O;2C5H12+11O2
点燃
10CO+12H2O; N2+O2
 放电 
.
 
2NO;
(2)2CO2(g)+6H2(g)?CH3CH2OH(g)+3H2O(g),能够提高氢气转化率的措施是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进行;
a.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氢气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加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氢气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增大CO2的浓度,会提高氢气转化率,故c正确;
d.及时分离体系中的乙醇,减少生成物,平衡正向进行,氢气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3)(Ⅰ)2CO2(g)+6H2(g)?CH3CH2OH(g)+3H2O(g)△H1
(Ⅲ)CO(g)+H2O(g)?CO2(g)+H2(g)△H3
依据盖斯定律(Ⅰ)+2(Ⅲ)得到CO(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4H2(g)?CH3CH2OH(g)+H2O(g)△H=△H1+2△H3
故答案为:△H1+2△H3
(4)分析图标数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H>0;
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结合平衡常数,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得到;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甲烷和1mol水蒸气,经过5h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H4的浓度变为0.5mol?L-1.            
                CH4(g)+H2O(g)?CO(g)+3H2(g)
起始量(mol/L)  1        1         0       0
变化量(mol/L)  0.5      0.5       0.5     0.5
变化量(mol/L)  0.5      0.5       0.5     0.5
K=
0.5×0.53
0.5×0.5
=6.75;
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反应速率v(H2)=
0.5mol/L
5h
=0.1mol/L?h;
故答案为:>;6.75;0.1mol/L?h;
(5)①升高温度,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该反应放热;由图可知,在
n(NO)
n(CO)
=1的条件下,约900℃时,NO还原为N2的转化率为较大,850℃以上时转化率增大幅度较小,则应控制在850℃,
故答案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850℃.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平衡常数、反应速率计算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浓硫酸与铜能反应而稀硫酸不能,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将6.4g铜片和含0.2mol溶质的18.4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无气体生成为止.(假定在此过程溶液体积不变)
(1)甲同学认为要证实上述结论,还应进行稀硫酸与铜片混合加热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
 

(2)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进一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a.铁粉       b.钠      c.氯化钡溶液       d.银粉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Ⅰ甲同学设想:在A装置增加一个导管通氮气驱赶气体(假定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先测定生成的SO2的量,然后计算剩余硫酸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二种方案来测定SO2的量:
方案①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方案②将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中,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经仔细分析后,发现有不合理之处,请填写下表(可以不填满):
序号 不合理的原因 误差
(偏低或偏高)
改变措施
方案①
方案②
Ⅱ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分离出反应后的溶液并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00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这种方法能否求出余酸的浓度,理由是
 

(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不必写操作细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问NO的体积是多少L?NO2的体积为多少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是中学中常见的单质,X、Y、Z是常见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黄绿色气体,丙是棕红色的液体,Y与Z含有相同的阳离子,X与Z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它们之间有以下转化关系:丙+乙→Z;X+丙→Z;X+甲→Y+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X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
 

(3)欲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甲,然后完成上述反应“X+甲→Y+丙”,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装置C中的试剂为
 

④装置D中收集气体甲的方法名称是
 

⑤装置F的主要作用是
 
,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全属镁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点燃的镁条能在氨气中剧烈燃烧,发生如下反应:
    ①Mg+2NH3
点燃
Mg(NH22+H2
    ②Mg+NH3
点燃
MgNH+H2
(1)如图装置A所示,镁条在HN3中燃烧时,先落下的残渣主要是Mg(NH22,后落下的残渣主要是MgNH.其原因是
 

(2)为了使残渣中Mg(NH22生成得更多,可以在镁条燃烧前打开弹簧夹a,并将导管与充满
 
气体的装置B连接,连接的导管接口为
 
(填编号“b”或“c”),理由是
 

(3)将固体残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后,Mg(NH22和MgNH完全水解,产生Mg(OH)2和NH3.为了确保Mg(NH22和MgNH全部转化为Mg(OH)2,加热过程中必要的操作是
 

(4)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Mg(OH)2的质量为0.435g.又测得装置B中剩余气体的密度为氢气的10倍,体积为896ml(以上数据均折算成标准状况).由此可推算出残渣中各物质的量之比
nMg(NH2)2
nMgNH
=
 
.然而将上述镁带燃烧过程在相同情况下重复多次.固体残渣中实际所得Mg(NH22和MgNH的物质的量之比总是小于该值,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L K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含镁离子2.4g,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则MgSO4和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层数之和为10;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C、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D、E两单质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离子化合物.
(1)写出E的单质与A、D两元素形成其常见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由A、C、D三元素所形成的常见盐溶液呈
 
性(填“酸”、“中”、“碱”),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3)B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氢化物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X、Y是均由C、D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C、D在X、Y中的价态相同,某温度下相互转化时的量变关系如图:
①X的化学式是
 

②图中a、b、c、d四点中,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③该温度下,反应Y转化为X的平衡常数为
 

④反应进行到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s)+4CO(g)
50-80℃
180-200℃
Ni(CO)4(g),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H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4v[Ni(CO)4]=v(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2)CO与镍反应会造成镍催化剂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已知:C(s)+
1
2
O2(g)═CO(g)△H=-Q1kJ?mol-1
C(s)+O2(g)═CO2(g)△H=-Q2kJ?mol-1
S(s)+O2(g)═SO2(g)△H=-Q3kJ?mol-1
则SO2(g)+2CO(g)═S(s)+2CO2(g)△H=
 

(3)金属氧化物可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图1是四种金属氧化物(Cr2O3、SnO2、PbO2、Cu2O)被一氧化碳还原时lg
c(CO)
c(C
O
 
2
)
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
700℃时,其中最难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用一氧化碳还原该金属氧化物时,若反应方程式系数为最简整数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数值等于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
 
.若该燃料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20mol Y,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试管实验的方案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乙酸丁酯:加入正丁醇和乙酸,再滴加几滴浓硫酸,振荡,水浴加热
B、检验甲基橙试液中是否混有微量酚酞:按如图所示上升纸上层析法实验
C、检验醛基:加入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各1mL,振荡,加入乙醛溶液,煮沸
D、比较苯酚、乙酸、碳酸的酸性:乙酸和纯碱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