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放一团蘸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团,变蓝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一定含有结晶水 | |
B. |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 |
C. |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2- | |
D. | 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H4+ |
分析 A、加热失去结晶水;
B、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只能说明滴入氯水后溶液中含Fe3+;
C、依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判断;
D、加入的浓NaOH溶液能和NH4+反应生成NH3.
解答 解:A、晶体加热后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则证明晶体中含结晶水,故A正确;
B、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Fe3+,但此Fe3+不一定是由Fe2+氧化而来的,可能是原来含有的,故B错误;
C、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2-,这是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故C错误;
D、加入的浓NaOH溶液能和NH4+反应生成NH3,故向样品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有氨气生成,则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鉴定,难度不大,能熟悉常见结晶水合物的颜色,溶液中各种水合离子的颜色,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与操作.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雾霾--CO | B. |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 ||
C. | 酸雨--SO2 | D. | 温室效应--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的摩尔质量28g/mol | |
B. | 1molCO中所含分子数为6.02×1023个 | |
C. | 1mol CO的质量是28g | |
D. | 常温常压下,1mol CO的体积为22.4 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 |
B. | 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 |
C. |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
D. | 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