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为了确定(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下列实验操作及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放一团蘸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团,变蓝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一定含有结晶水
B.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C.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2-
D.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H4+

分析 A、加热失去结晶水;
B、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只能说明滴入氯水后溶液中含Fe3+
C、依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判断;
D、加入的浓NaOH溶液能和NH4+反应生成NH3

解答 解:A、晶体加热后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则证明晶体中含结晶水,故A正确;
B、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Fe3+,但此Fe3+不一定是由Fe2+氧化而来的,可能是原来含有的,故B错误;
C、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2-,这是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故C错误;
D、加入的浓NaOH溶液能和NH4+反应生成NH3,故向样品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有氨气生成,则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鉴定,难度不大,能熟悉常见结晶水合物的颜色,溶液中各种水合离子的颜色,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与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准晶体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血红色.
(2)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sp2;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6NA,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乙酸存在分子间氢键.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16个铜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氯气用途广泛,但在使用时,一般会产生氯化氢.工业上可用O2将HCl转化为Cl2,以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反应为:O2+4HCl$?_{250~400℃}^{催化剂}$2Cl2+2H2O

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2}(Cl{\;}_{2})×c{\;}^{2}(H{\;}_{2}O)}{c{\;}^{4}(HCl)×c(O{\;}_{2})}$;实验测得P0压强下,HCl平衡转化率α(HCl)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如图1所示,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2)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由P0增大至P1,在图中画出P1压强下HCl平衡转化率α(HCl)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曲线,并简要说明理由:,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HCl增大,相同温度下HCl的平衡转化率比之前实验的大.
(3)该反应在P0、320°C条件下进行,达平衡状态A时,测得容器内n(Cl2)=7.2×10-3mol,则此时容器中的n(HCl)=2.54×10-3mol.
(4)对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d(选填编号).
a.增加n(HCl),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体积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压强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如果平衡常数K值增大,对逆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
(5)氯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在水溶液中1molCl-、1mol ClOx-(x=1,2,3,4)能量的相对大小如图2所示,写出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用离子符号表示)3ClO-(aq)=ClO3-(aq)+2Cl-(aq)△H=-117kJ/mol;若有1.5molB发生反应,转移电子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过度排放的物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雾霾--CO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C.酸雨--SO2D.温室效应--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C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O的摩尔质量28g/mol
B.1molCO中所含分子数为6.02×1023
C.1mol CO的质量是28g
D.常温常压下,1mol CO的体积为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氯气B.过氧化钠C.次氯酸钠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合金在生产及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B.石墨C.硅晶体D.水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四种物质:①Al2O3、②HNO3、③NaHCO3、④Ba(OH)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④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
(2)写出物质②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HCO3-═H2O+CO2↑.
(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是①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