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苯与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硝基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水层褪色;乙烯与溴水反应

分析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根据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故A错误;
B、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两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两个溴原子,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B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错误;
D、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不是加成反应是萃取;乙烯使溴水褪色,是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两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两个溴原子,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判断,难度不大,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解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是由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0.lmol•L-1甲溶液的pH为13(25℃),Y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VA族
C.与氢气化合时,Z比Y容易
D.甲中只含有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⑤、⑥、⑧对应原子半径⑥>⑧>⑤(用数字表示)
(2)写出元素④的氢化物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NO3═NH4NO3
(3)若元素⑩是铁,写出其处于常见周期表的位置第四周期第VIII族
(4)元索②⑧组成A2B型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含物的形成过程:
(5)将等物质的量的①、④的气体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H<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c、d(填选项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达到化学平衡时,④的单质的体枳分数仍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达到化学平衡时,①、④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B均为无色盐溶液,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和F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不溶于酸,一定条件下A、B可以发生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一系列变化:请填写下列空白.
(1)气体F的化学式为SO2,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Cl.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Cl2↑+H2↑+2OH-;  D+G→HBaSO3+2H++SO42-=BaSO4↓+SO2↑+H2O;
(3)在混合溶液G中若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可见现象为变红色,原因是SO2+Cl2+2H2O=2HCl+H2SO4(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溶液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我市某地的煤矸石经预处理后含SiO2(63%)、Al2O3(25%)、Fe2O3(5%)及少量钙镁的化合物等,一种综合利用工艺设计如下:

已知:
离子开始沉淀pH完全沉淀pH
Fe3+2.13.2
Al3+4.15.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后得到的残渣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是SiO2.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2)“酸浸”时影响铝浸出率的因素可能有(写出两个)盐酸的浓度、反应温度.
(3)为了获得产品Al(OH)3,从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开始,若只用CaCO3一种试剂,后续操作过程是加入CaCO3调节溶液pH至3.2,过滤洗涤除去Fe(OH)3后,再继续加入CaCO3调节溶液pH到5.4,过滤洗涤得到Al(OH)3
(4)Al(OH)3可添加到塑料中作阻燃剂的原因是Al(OH)3分解时吸收大量热量且分解生成高熔点的Al2O3
(5)以Al和MnO2为电极,与NaCl和稀氨水电解质溶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MnO2转化为MnO(OH).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3MnO2+3H2O=3MnO(OH)+Al(OH)3
(6)预处理后的100t煤矸石经上述流程后,得到39t纯度为95%的氢氧化铝产品.则预处理后的100t煤矸石中铝元素的回收率为9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溴挥发B.氯气被木炭吸附C.食盐溶于水D.硫酸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H、C、N、O、都属于自然界中常见非金属元素.
(1)O、C、N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顺序是C O N;NH4+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
(2)CO、N2的结构可表示为:C≡O、N≡N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
A-BA=BA≡B
CO357.7798.91071.9
N2154.8418.4941.7
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CO的第一个π键的键能为273kJ/mol,N2中的第一个π键的键能为523.3kJ/mol,所以CO的第一个键比N2更容易断裂.
(3)乙二胺(H2N-CH2-CH2-NH2)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的多,原因是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4)C、N元素形成的新材料具有如右图所示结构,该晶体硬度将超过目前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3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今有五种有机物:
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3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
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③⑤B.①②⑤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在常温下与冷水反应现象不明显;C为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则B与浓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Mg+2H2SO4(浓)═MgSO4+SO2↑+2H2O,反应停止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溶液又呈红色;
(2)若B为Na2CO3溶液,C为C6H5ONa溶液,实验所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6H5O-+H2O+CO2→C6H5OH+HCO3-,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浑浊变澄清;
(3)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氨水(填名称),C是AgN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