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操作不能说明仪器组装气密性良好的是(  )
A.B.C.D.

分析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A不选;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分液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B不选;
C.该装置中捂热烧瓶,气体体积膨胀,利用水柱的高度增大,可判断气密性良好,故C不选;
D.上下移动使液面相平,无论是否漏气,不能判断,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气密性检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③⑥.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酒精、钠等着火,可以用水扑灭;
③如果发生氯气泄露,可用沾Na2CO3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上风口或地势高的地方撤离;
④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⑤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NaOH溶液;
⑥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⑦实验中当有少量的过氧化钠或金属钠剩余时,用纸包裹好后将其放入垃圾桶中
(2)某同学需要配制0.1mol•L-1 的NaHCO3溶液500mL,请根据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应称取固体NaHCO3的质量为4.2g.
②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烧杯、药匙、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所配的NaHCO3溶液在保存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分解,含有少量Na2CO3,若要除去杂质Na2CO3,最简便的方法是通入过量的C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项对△H的比较正确的是(  )
A.2K(s)+2H2O(1)═2KOH(aq)+H2(g)△H1,2Na(s)+2H2O(1)═2NaOH(aq)+H2(g)△H2,则△H1>△H2
B.Mg(s)+2HCl(aq)═MgCl2(aq)+H2(g)△H1,Ca(s)+2HCl(aq)═CaCl2(aq)+H2(g)△H2,则△H1>△H2
C.H2(g)+Cl2(g)═2HCl(g),H2(g)+Br2(g)═2HBr(g)△H2,则△H1>△H2
D.2Fe(s)+3Br2(g)═2FeBr3(s)△H1,2Fe(s)+3Cl2(g)═2FeCl3(s)△H2,则△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向NH3•H2O溶液中加入NH4Cl,平衡左移,电离平衡常数减小
B.pH=12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其pH=11
C.向氯化银的浊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则氯化银的溶解程度减小
D.在0.1mol•L-1 Na2S溶液中,有c(Na+)+C(H+)=c(S2-)+C(OH-)+C(H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SO4═Cu+2+SO4-2B.NH4NO3═NH4++NO3-
C.Na2CO3═Na2++CO32-D.KClO3═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B.氯化氢的电子式:H:Cl
C.乙烷的分子式:C2H6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的溶液中:Na+、Ba2+、Cl-、I-
B.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C.在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S2-、NO3-、CO32-
D.在pH为7的溶液中:Ag+、K+、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①属于碱的是④,属于盐的是③.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④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⑤,能导电的是⑥⑦⑧.
①HNO3②CH4③NH4HSO4④Ba(OH)2⑤SO3⑥NaCl溶液⑦熔融的Al2O3⑧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如图所示,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B电极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能使淀粉碘化钾试液变蓝.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回答下列问题.
(1)与A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
(2)A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4e-=2Cu,B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总反应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4H++O2↑.
(3)电解结束后,B电极上共失去电子0.05NA个.电解液的pH=1.(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4)保持电解液不变,将A、B电极分别改用铁、铜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两电极上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A电极产生红色物质;B电极电极质量减轻.电极B上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Cu-2e-=Cu2+.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将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