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③⑤⑥ | B. | ③④⑥ | C. | ④⑤⑥ | D. | ①②④ |
分析 ①强酸稀释时氢离子浓度减小,水的离子积不变,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1:10;
③根据同浓度时的碱性强弱比较;
④根据电荷书恒判断;
⑤利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判断;
⑥如pH之和等于14,等体积混合可等于7.
解答 解:①强酸溶液全部电离,加水稀释后,溶液中H+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和氢氧极根离子的浓度的乘积(水的离子积)为定值,则氢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①错误;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1:10,故②错误;
③四种盐的水溶液均显碱性,同浓度,碱性强弱顺序为d>b>c>a,故pH相等的四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b、c、a,故③正确;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溶液中存在c(NH4+)+c(Na+)=2c(SO42-),则c(Na+)<2c(SO42-),故④错误;
⑤水解和电离为可逆过程,Ka=$\frac{[C{H}_{3}CO{O}^{-}]•[{H}^{+}]}{[C{H}_{3}COOH]}$,Kb=$\frac{[C{H}_{3}COOH]•[O{H}^{-}]}{[C{H}_{3}CO{O}^{-}]}$;则有Ka•Kh=Kw,故⑤正确
⑥当pH之和等于14时,则混合液pH=7,故⑥正确.
根据分析可知,正确的为③⑤⑥,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pH的计算、盐类的水解以及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和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 mol | B. | 2.0 mol | C. | 3.0 mol | D. | 4.0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水与氨水中微粒种类 | B. | 乙烷与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 | ||
C. | 氯化铯与氯化钠的熔点 | D. | Al2O3与AlCl3的熔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 |
B. | 该溶液中,K+、OH-、S2-、NO3-不能大量共存 | |
C. |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 | |
D. |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鉴别蚕丝制品和羊毛制品 | 用灼烧方法验证,闻是否有烧焦羽毛气味 |
B | 检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的还原性 | 取少量淀粉溶液,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银镜 |
C | 检验氯仿(CHCl3)中的氯元素 | 取少量氯仿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
D |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 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取出上层液体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商代后母戊鼎 | B.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 C.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 D.三国青瓷羊形烛台 |
![]() | ![]() | ![]() |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