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物质能够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稀盐酸B.蔗糖C.硝酸钾晶体D.熔融氯化钠

分析 能导电的物质必须有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解答 解:A、稀盐酸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蔗糖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硝酸钾晶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熔态NaCl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且是完全电离的,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D.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递增,单质的沸点均逐渐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方式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填序号).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H+的浓度均减小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乙(填“>”、“<”或“=”).
③甲中硫酸根离子向锌极移动(填“铜”或“锌”),负极反应式Zn-2e-=Zn2+
④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0.1NA或6.02×10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
图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
图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D.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 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氯气及含氯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B.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84”消毒液
C.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的毒性
D.新制饱和氯水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其主要成分是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0.5mol•L-1的AlCl3溶液中所含Al3+数目为0.5NA
D.0.1 mol 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2++3H2O
C.氢氧化铜溶于盐酸:Cu2++2OH-+2H+=Cu2++2H2O
D.铁屑溶于稀硫酸溶液:2Fe+6H+=2Fe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总结出元素化学性质变化情况,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元素周期律D.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O+H2O═2NaOHB.2Na2O2+2CO2═2Na2CO3+O2
C.Na2CO3+2HCl═2NaCl+CO2↑+H2OD.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