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稀盐酸 | B. | 蔗糖 | C. | 硝酸钾晶体 | D. | 熔融氯化钠 |
分析 能导电的物质必须有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解答 解:A、稀盐酸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蔗糖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硝酸钾晶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熔态NaCl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且是完全电离的,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 |
B. | 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 |
C. |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 |
D. | 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递增,单质的沸点均逐渐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 图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
B. | ![]()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
C. | ![]() 图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 |
D. | ![]()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 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 |
B. | 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84”消毒液 | |
C. |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的毒性 | |
D. | 新制饱和氯水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其主要成分是氯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 |
C. | 0.5mol•L-1的AlCl3溶液中所含Al3+数目为0.5NA | |
D. | 0.1 mol 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 |
B. |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2++3H2O | |
C. | 氢氧化铜溶于盐酸:Cu2++2OH-+2H+=Cu2++2H2O | |
D. | 铁屑溶于稀硫酸溶液:2Fe+6H+=2Fe3++3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提出原子学说 | B. | 提出分子学说 | ||
C. | 发现元素周期律 | D. | 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O+H2O═2NaOH | B. | 2Na2O2+2CO2═2Na2CO3+O2 | ||
C. | Na2CO3+2HCl═2NaCl+CO2↑+H2O | D. | 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