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1)①~⑧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IA族.
(2)表中元素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⑤与⑦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
(4)②与④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其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④与⑥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其晶体类型属于离子晶体.
(5)表中元素①、②、③、⑥、⑦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⑥>⑦>②>③>①(填序号).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⑧分别为H、C、N、O、F、Na、Mg、Al,
(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Na;
(2)元素⑧为Al,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3;
(3)⑤与⑦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MgF2,只含离子键;
(4)②与④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为CO2;④与⑥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Na2O2
(5)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⑧分别为H、C、N、O、F、Na、Mg、Al,
(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Na,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A族,故答案为:三;IA;
(2)元素⑧为Al,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3,则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3)⑤与⑦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MgF2,只含离子键,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离子键;
(4)②与④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为CO2,电子式为,由分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④与⑥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Na2O2,电子式为,含离子键、共价键,属于离子晶体,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离子晶体;
(5)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①、②、③、⑥、⑦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⑥>⑦>②>③>①,
故答案为:⑥>⑦>②>③>①.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用语及规律性知识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
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②Cl2+2FeCl2═2FeCl3;      
③2KI+2FeCl3═2KCl+I2+2FeCl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MnO4-<Cl2<Fe3+<I2
B.还原性:Fe2+>I->Cl-
C.FeCl3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反应①中只体现盐酸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与100mL0.10mol/LMgCl2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200mL0.1mol/LKCl溶液B.200mL0.10mol/LNaCl溶液
C.200 mL 0.10mol/LBaCl2溶液D.100mL0.1mol/LAl2(SO4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校课外小组模拟工业制备纯碱并测定纯碱的纯度,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甲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碳酸氢钠(如图1):
已知:1.反应原理: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2.NH3极易溶于水

①图中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接e,b接f,g接h.
②装置B中烧瓶内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③实验中要求先通入NH3,过量之后再通入CO2
④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HCO3,其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
(3)已知实验中得到的Na2CO3中常含有少量NaCl.乙组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Na2CO3的含量.
①检验装置F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静置,若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②装置E中的试剂NaOH溶液,装置G的作用是干燥CO2
③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固体样品质量和H碱石灰的增重.
④以上实验装置存在明显缺陷,该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改进的措施是在装置H后增加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氢气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但氢气需要由其他物质来制备.制氢的方法之一是以煤的转化为基础,其基本原理是用碳、水在气化炉中发生如下反应:
C(s)+H2O(g)?CO(g)+H2(g)△H1=+131.3kJ•mol-1
CO(g)+H2O(g)?CO2(g)+H2(g)△H2
(1)已知1molH-H、O-H、C=O、C≡O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458.5kJ、799kJ、1076kJ的能量,则△H2=-41kJ/mol.
产物中的H2与平衡体系中的C、CO2继续发生如下反应,可生成甲烷.
C(s)+2H2(g)?CH4(g)△H3=-74.8kJ•mol-1
CO2(g)+4H2(g)?CH4(g)+2H2O(g)△H4,则△H4=-165.1kJ/mol.
(2)在1L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8molCH4和3.6molH2O(g),若只发生反应:CH4(g)+2H2O(g)?CO2(g)+4H2(g),测得CH4、H2O(g)及某一生成物X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第9min前H2O(g)的物质的理浓度及第4min~9min之间X所代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曲线未标出,条件有变化时只考虑一个条件.
①0~4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5mol•L-1•min-1
②以上反应在第5min时的平衡常数K=0.9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③第6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3)用甲烷做燃料电池电解CuSO4溶液、FeCO3和FeCl2混合液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相同条件下).
①甲中通入O2的一极为正极(填“正”或“负”),通入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②乙中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③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则图中③线表示的是Cu2+(填离子符号)的变化;原溶液中c(Fe2+)=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Ⅰ.工业上主要以甲醇为原料进行制备甲醛(HCHO).
甲醇氧化法是制甲醛的一种工业方法,即甲醇蒸汽和空气在铁钼催化剂催化下,甲醇即被氧化得到甲醛:①CH3OH(g)+$\frac{1}{2}$O2(g)═HCHO(g)+H2O(l)△H
甲醇氧化法中存在深度氧化反应:②HCHO(g)+$\frac{1}{2}$O2(g)═CO(g)+H2O(l)
已知物质CH3OH(g)与HCHO(g)的燃烧热如表所示:
物质反应热/kJ•mol-1
CH3OH (g)-726.5
HCHO (g)-570.8
(1)计算△H=-155.7kJ•mol-1
(2)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甲醇氧化法制取甲醛,简要分析该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反应平衡常数大,反应更彻底,但是存在副反应.
(3)如图为甲醇氧化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甲醇转化率与甲醛产率的曲线图,二者随温度变化的可能的原因是反应温度较低时催化剂活性较低,甲醇转化率低,甲醛产率较低;反应温度升高后,甲醇转化率提高,但是发生副反应,产率反而下降.
Ⅱ.甲醇直接燃料电池简称DMFC,使用酸性介质,反应温度在120℃,额定输出电压为1.18V.
(4)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
(5)该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94.1%(列式并计算,保留3位有效数字)
(已知:能量转换效率=燃料电池输出的电能/燃料直接燃烧产生的热能;1mol 电子的电量为96500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研究CO、CO2的开发和应用对建设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3C(s)═2Fe(s)+3CO(g)△H1=+489.0kJ•mol-1
Fe2O3(s)+3CO(g)═2Fe(s)+3CO2(g)△H2=-28.5kJ•mol-1
则C(s)+CO2(g)═2CO(g)△H=+172.5kJ•mol-1
(2)电子工业中使用的一氧化碳常以甲醇为原料通过脱氢、分解两步反应得到.
第一步:2CH3OH(g)?HCOOCH3(g)+2H2(g)
第二步:HCOOCH3(g)?CH3OH(g)+CO(g)
该两步反应常温下均不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两反应都△S>0,常温下不能自发,故△H>0.
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CO的产率,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或减小压强(写两条措施).

(3)节能减排是要控制温室气体CO2的排放.
①氨水可用于吸收低浓度的CO2.请写出氨水吸收足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CO2=(NH42CO3+H2O.
②利用太阳能和缺铁氧化物[Fe(1-y)O]可将富集到的廉价CO2热解为碳和氧气,实现CO2再资源化,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若生成1mol缺铁氧化物[Fe(1-y)O]同时生成$\frac{1-4y}{6}$mol氧气.
③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用于高温电解CO2/H2O,既可高效制备合成气(CO+H2),又可实现CO2的减排,其工作原理如图2.
在c极上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水电解产生氢气,然后氢气与CO2反应产生CO.
写出电极c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H2O+2e-=H2+O2-
若电解得到的1:1的合成气(CO+H2)则通入的CO2和H2O物质的量比值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温度T1>T2,SO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 0 mol/L 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丙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2SO3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
D.图丁表示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溶液中c(CO32-)浓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按A、B、C、D、E、F、G的顺序递增.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且A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原子能形成分别含10电子、18电子的两种阴离子,且C与F位于同一主族;D单质投入冷水中反应缓慢,投入沸水中迅速产生气泡;E的简单阳离子是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ⅤA族.
(2)元素M位于E与F元素之间,且M单质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M、F、G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H2S>SiH4(用化学式表示).
(3)若选择三种试剂设计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B>A>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原理:Na2CO3+2HNO3═2NaNO3+CO2↑+H2O;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
(4)下列实验方法能证明D与E的金属性强弱关系的是A.
A.比较D和E的单质分别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
B.比较D和E的单质分别与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
C.比较D和E的单质分别与氯气、氧气、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