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元素性质或结构
A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
B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
CC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D元素在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E常温常压下,E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
(2)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属于共价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电子式,所含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3)B、C、D、E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S2->N3->O2->Na+(填元素符号).
(4)用电子式表示E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5)由A、B、C与氢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酸式盐与过量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NH3.H2O+CO32-+H2O.
(6)19.2g金属铜与一定浓度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NO、NO2(不考虑N2O4的存在)混合气6.72L,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9mol.

分析 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A为碳元素;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则B为N元素;C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则C为O元素;D元素在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原子序数大于氧,处于第三周期IA族,故D为Na;常温常压下,E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则E为S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A为碳元素;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则B为N元素;C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则C为O元素;D元素在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原子序数大于氧,处于第三周期IA族,故D为Na;常温常压下,E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则E为S元素.
(1)E为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为NH3,电子式为,属于共价化合物,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电子式为,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共价;;离子键、共价键;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N3->O2->Na+
故答案为:S2-;N3-;O2-;Na+
(4)E的氢化物为H2S,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5)由C、N、O与H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酸式盐为NH4HCO3,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碳酸氢铵与过量的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H2O+CO32-+H2O;
故答案为:NH4++HCO3-+2OH-=NH3.H2O+CO32-+H2O;
(6)19.2gCu的物质的量为$\frac{19.2g}{64g/mol}$=0.3mol,则n[Cu(NO32]=n(Cu)=0.3mol,n(NO、NO2)=$\frac{6.72L}{22.4L/mol}$=0.3mol,由N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2n[Cu(NO32]+n(NO、NO2)=0.9mol,
故答案为:0.9mol.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综合应用,涉及电子式、微粒半径比较、离子方程式、化学计算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6)中注意守恒法的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0.01mol•L-1CH3COOH溶液和0.01mol•L-1CH3COONa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该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  )
A.c(CH3COOH)>c(Na+B.c(Na+)+c(H+)=c(OH-)+c(CH3COO-
C.c(CH3COOH)>c(CH3COO-D.c(CH3COOH)=c(CH3COO-)+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ⅣA族
(2)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这四种元素中的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O>CH4>SiH4.(用化学式表示)
(4)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NaOH,与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B.Zn2+C.Fe2+D.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NaHCO3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二种方案:
Ⅰ、方案一:称取10g样品按如图1装置进行测定.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3)完全反应时,若测得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是2.0g,则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76.4%.
(4)此方案的实验结果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CO2残留于AB装置中.
Ⅱ、方案二:取4g样品溶于水,加入适当指示剂,逐滴滴入1mol/L硫酸,待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定所消耗的硫酸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测定,需用已知浓度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的稀硫酸;
①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图2中的D.

②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的是C.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C.容量瓶没有干燥.
(2)滴加硫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3)恰好完全反应时,若测得消耗硫酸的体积为20mL,则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四种含有铝元素的化合物A、B、C、D,且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A+NaOH→D+H2O,②B$\stackrel{加热}{→}$A+H2O,③C+NaOH$\stackrel{适量}{→}$B+NaCl,
④在D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又能生成B.
(1)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
AAl2O3,BAl(OH)3,CAlCl3,DNaAlO2
(2)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2O3+2OH-═2AlO2-+H2O;
③Al3++3OH-═Al(OH)3↓;
④AlO2-+CO2+2H2O=Al(OH)3+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A.稀HNO3B.CuSO4溶液C.FeCl3溶液D.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为类铅元素.下面有关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
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其常见价态为+2、+4、+6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也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2H2O═2NaOH+H2B.CO2+Ca(OH)2═CaCO3↓+H2O
C.2H2O2$\frac{\underline{\;MnO_{2}\;}}{\;}$ 2H2O+O2D.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