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和氢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已知:C(s)+O2(g)=CO2(g);△H=-393kJ•mol-1
2CO (g)+O2(g)=2CO2(g);△H=-566kJ•mol-1
2H2(g)+O2(g)=2H2O(g);△H=-484kJ•mol-1
(1)工业上常采用将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实现煤的气化(制得CO、H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H2O(g)═CO (g)+H2(g)△H=+132 kJ•mol-1
(2)上述煤气化过程中需向炭层交替喷入空气和水蒸气,喷入空气的目的是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该气化气可在加热和催化剂下合成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3OH.
(3)电子工业中使用的一氧化碳常以甲醇为原料通过脱氢、分解两步反应得到.
第一步:2CH3OH(g)═HCOOCH3(g)+2H2(g)△H>0
第二步:HCOOCH3(g)═CH3OH(g)+CO(g)△H>0
①第一步反应的机理可以用图1表示:图中中间产物X的结构简式为HCHO.
②以甲醇制一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放热”).
(4)天然气可重整生产化工原料,最近科学家们利用天然气无氧催化重整获得芳香烃X.由质谱分析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其核磁共振氢谱如图2,则X的结构简式为
(5)C2H4可用于烟气脱硝.为研究温度、催化剂中Cu2+负载量对其NO去除率的影响,控制其他条件一定,实验结果如3图所示.为达到最高的NO去除率,应选择的反应温度和Cu2+负载量分别是350℃左右、3%.

分析 (1)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实现煤的气化(制得CO、H2)即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 (g)+H2(g),再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2)根据(1)煤和水蒸气的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要吸热,故喷入空气的目的是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据此书写方程式;
(3)①依据分解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图示分析判断,中间产物为甲醛;
②据△H>0吸热,△H<0为放热分析;
(4)芳香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06,设其分子式为CxHy,由$\frac{106}{12}$=8…10=8…10,可知分子式为C8H10,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为苯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可知分子中含有2种环境的H,应含有2个甲基且处于对位位置;
(5)脱硝率高,负载率低,适宜的温度;

解答 解:(1)已知:①C(s)+O2(g)=CO2(g);△H=-393kJ•mol-1
②2CO (g)+O2(g)=2CO2(g);△H=-566kJ•mol-1
③2H2(g)+O2(g)=2H2O(g);△H=-484kJ•mol-1
将(①×2-②-③)×$\frac{1}{2}$得到反应C(s)+H2O(g)=CO (g)+H2(g),则△H═(-393kJ•mol-1×2+566kJ•mol-1+484kJ•mol-1)×$\frac{1}{2}$=+132 kJ•mol-1
故答案为:C(s)+H2O(g)=CO (g)+H2(g)△H=+132 kJ•mol-1
(2)根据(1)煤和水蒸气的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要吸热,故喷入空气的目的是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
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原理为:CO+2H2CH3OH,故答案为: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CO+2H2CH3OH
(3)①依据图示和分解反应过程,结合原子守恒可知,甲醇去氢后得到的是甲醛,化学式为HCHO,
故答案为:HCHO
②∵第一步:2CH3OH(g)═HCOOCH3(g)+2H2(g)△H>0
第二步:HCOOCH3(g)═CH3OH(g)+CO(g)△H>0
∴第一步+第二步得:CH3OH(g)═2H2(g)+CO(g)△H>0,故反应吸热,
故答案为:吸热
(4)芳香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06,设其分子式为CxHy,由$\frac{106}{12}$=8…10=8…10,可知分子式为C8H10,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为苯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可知分子中含有2种环境的H,应含有2个甲基且处于对位位置,则X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满足脱硝率高,负载率低,适宜的温度,由图可知,适合条件为350℃左右,3%,
故答案为:350℃左右、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电极方程式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图象对平衡移动的判断等,重在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化学知识提取题干的信息进行答题的能力,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H2SO4(aq)与Ba(OH)2(aq)反应的△H=-1584.2kJ•mol-1;HCl(aq)与NaOH(aq)的△H=-55.6kJ•mol-1.则生成BaSO4(s)的反应热等于(  )
A.-1 528.6kJ•mol-1B.-1 473kJ•mol-1
C.+1 473 kJ•mol-1D.+1 528.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称量药品时间过长
C.定容时俯视液面
D.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R、T、X、Y、Z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R的阴离子与氦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T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3,XYT2能促进水的电离;Z的原子序数等于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X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Z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ⅦA族
B.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序:Z、T、X、Y
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R2T2和X2T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EF(填字母).
A.不慎碰翻燃着的酒精灯使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灭火
B.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清洗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
D.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
E.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F.使用分液漏斗前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G.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
(2)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18.4mol•L-1的硫酸.
现将该浓硫酸配制成100mL 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a.胶头滴管 b.烧瓶 c.烧杯 d.药匙 e.量筒 f.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bdf(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写仪器名称).
②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5.4 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a(填序号)规格的量筒.a.10mL b.50mL c.1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以铜为电极,amol/L的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铁、锌、银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粗铜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②当有1mol精铜析出时,就有2NA个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
③阴极上的反应只有:Cu2++2e-=Cu
④电解结束时,c(CuSO4)<amol/L
⑤杂质银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池中形成“阳极泥“
A.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④⑤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有一表面被部分氧化的金属钠,质量为10.8g,投入到50g水中完全反应后,标况下收集到2.24L氢气,试计算:
(1)未被氧化的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2)被氧化的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3)反应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I.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1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Mg17Al1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是防止Mg Al被空气氧化
②在6.0mol•L-1HCl 溶液中,混合物Y 能完全释放出H2.1mol 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 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52mol
Ⅱ.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
己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H2O2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H2CrO4→Cr(OH)3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Cr(OH)3↓+3O2↑+2H2O
(4)若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表中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YZ
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A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化合物
B烯烃不饱和烃
C氯乙烷卤代烃烃的衍生物
D羰基羧基酯基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