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C和H2在生产、生活、科技中是重要的燃料.
①2C(s)+O2(g)═2CO(g)△H1=-220kJ/mol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C(s)的燃烧热110 kJ/mol
B.2H2(g)+O2(g)═2H2O(g)△H1=+480 kJ/mol
C.C(s)+H2O(g)═CO(g)+H2(g)△H1=+130 kJ/mol
D.欲分解2 mol H2O(l),至少需要提供4×462 kJ 的热量

分析 A.燃烧热是指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产物的过程放出的热量;
B.水的结构式为H-O-H,2mol水分子中含有4molH-O键,2H2(g)+O2(g)═2H2O(g)△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
C.根据图示以及C(s)的燃烧热、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构建目标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D.根据2H2(g)+O2(g)═2H2O(g)△H=-480KJ/mol结合盖斯定律分析.

解答 解:A.2C(s)+O2(g)═2CO(g)△H1=-220kJ/mol,C(s)+$\frac{1}{2}$O2(g)═CO(g)△H1=-110kJ/mol,但 C(s)的燃烧热指产物为稳定的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大于110 kJ/mol,故A错误;
B.水的结构式为H-O-H,2mol水分子中含有4molH-O键,2H2(g)+O2(g)═2H2O(g)△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436kJ/mol×2+496kJ/mol-4×462kJ/mol=-480KJ/mol,故B错误;
C.①C(s)+$\frac{1}{2}$O2(g)═CO(g)△H1=-110kJ/mol,②2H2(g)+O2(g)═2H2O(g)△H=-480KJ/mol,由①-$\frac{1}{2}$×②得:C(s)+H2O(g)═CO(g)+H2(g)△H1=(-110kJ/mol)-$\frac{1}{2}$×(-480KJ/mol)=+130 kJ/mol,故C正确;
D.2H2(g)+O2(g)═2H2O(g)△H=-480KJ/mol,将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根据盖斯定律,则反应热变换符号,分解2 mol H2O(l),至少需要提供480KJ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氯化铝溶液蒸干后灼烧得不到无水氯化铝
B.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制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
C.常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油污
D.长期施用硫酸铵易使土壤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草木灰主要含有K2CO3,还含有K2SO4和KCl.某化学兴趣小组拟从草木灰中提取出钾盐晶体,并测定K2CO3的含量.
(1)提取钾盐晶体的主要步骤顺序为(填字母序号):称量→A→D→C→B→冷却.
A.溶解  B.蒸发结晶    C.洗涤  D.过滤
实验A、B、C、D四步操作中均使用了玻璃棒,操作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溅,操作B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操作C的目的是将不溶固体表面吸附的钾盐全部转入滤液中,减小误差.
(2)为测定所得晶体中所含K2CO3的质量分数,甲同学拟采用图(Ⅰ)所示装置来测定,乙同学拟采用图(Ⅱ)所示装置来测定.试回答:
①用图(Ⅰ)装置来测定: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乙同学观察了甲同学的实验后,很受启发,并发现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会造成误差,其原因可能是CO2溶于水引起测量气体体积减小.
③丙同学经思考后,建议乙同学将图(Ⅰ)装置稍作改进,就可避免误差,请你在图(Ⅱ)上修改,画出更合理的实验装置图.
④丁同学提出将图(Ⅱ)装置中量气装置去掉,再把烧瓶换成试管,反应后也能较准确地测出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请你分析此方案中,除称得样品的质量为m g,还需测定的两种数据是反应前装有药品的整个装置的质量、反应后整个装置的质量.烧瓶换成大试管结果更准确,原因是反应后残留的CO2替换了原有的空气,引起少许误差,试管体积小,误差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E、F、G(填写序号).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将0.2mol•L-1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器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E、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无影响.
F、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时,首先应检验是否漏水.
G、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 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当乙作为反应物且与甲的物质的量相等时,△H=△H1+△H2.则甲、丙可能是(  )
A.S、SO3B.AlCl3、NaAlO2C.Na、Na2O2D.NaOH、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化学反应 A2+B2═2AB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 1molA-A 键和 1mol B-B 键放出 xkJ 能量
C.断裂 2molA-B 键需要吸收 y kJ 的能量
D.1molA2和 1molB2 的总能量低于 2molAB 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g)+2B(g)?3C(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ol•L-1降到0.8 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ol•L-1.则2min末B的浓度为0.8mol/L,C的物质的量为1.2mol.2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0.1mol/(L•min).当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将向右移动,若通入0.5L氩气,平衡将不移动.(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题目要求完成有关填空:
(1)A、B两种有机物分子式都是C9H11NO2
化合物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光谱测定显示,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是
化合物B是某种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的一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苯环上).则B的结构简式是
(2)烷基取代苯(C6H5-R)可以被KMnO4的酸性溶液氧化成(C6H5-COOH).但若烷基R 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C-H键,则不容易被氧化得到羧酸.现有分子式是C11H16的一烷基取代苯,已知它可以被氧化为苯甲酸的异构体有7种,其中的3种是:
请写出其它四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B.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有8个副族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