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实验室用KClO3和浓盐酸反应也可以制备氯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取Cl2并探究其相关性质:

(1)装置A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改正这两处错误:改长颈漏斗为分液漏斗.
(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ClO3+6HCl=KCl+3Cl2↑+3H2O.
(3)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需要在装置A、B之间添加装置E,装置E中所盛装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为了探究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气还 是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需要在整套装置中添加装置E,其中加入浓硫酸,装置E在整套装置中的添加位置为b(填字母).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之后
(4)取下集气瓶B,将铁丝加热至红热状态,伸入其中,发生的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能检验该反应产物中铁元素价态的试剂是d(填字母).
a.氯水       b.蒸馏水和铁粉        c.氢氧化钠溶液        d.KSCN溶液
(5)另外一个化学学习小组就环境保护方面指出了上述装置的缺陷,并给出了改进措施,该改进措施是在装置D后增加一个盛装碱液的装置,用碱液吸收剩余的氯气.

分析 (1)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加入量,且浓盐酸易挥发,所以应选择分液漏斗;
(2)氯酸钾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氯化氢生成氯气;
(3)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据此选择除去氯化氢的试剂;装置C、D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性,但要保障通入装置C的氯气必须为干燥氯气,所以装置C前需连上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氯化铁;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根离子显红色;
(5)氯气有毒直接排放会引起空气污染,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解答 解:(1)装置A中改长颈漏斗为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可以减少氯化氢的挥发;
故答案为:改长颈漏斗为分液漏斗;
(2)氯酸钾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氯化氢生成氯气,反应方程式:KClO3+6HCl=KCl+3Cl2↑+3H2O;
故答案为:KClO3+6HCl=KCl+3Cl2↑+3H2O;
(3)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需要在装置A、B之间添加装置E,装置E中所盛装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装置C、D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性,但要保障通入装置C的氯气必须为干燥氯气,所以装置C前需连上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故选;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b;
(4)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方程式: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根离子显红色,所以可以用硫氰酸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故答案为: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d;
(5)氯气有毒直接排放会引起空气污染,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在装置D后增加一个盛装碱液的装置,用碱液吸收剩余的氯气;
故答案为:在装置D后增加一个盛装碱液的装置,用碱液吸收剩余的氯气.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制备和性质检验,熟悉氯气制备原理及氯气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  )
A.图①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2NH3(g),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动
B.图②p2<p1,T1<T2
C.图③是反应:I2(aq)+I-(aq)?I3-(aq)的平衡体系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图(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平衡状态):Q点时,v>v
D.图④对于反应2X(g)+3Y(g)?2Z(g)△H<0,y可以表示Z的百分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装置,其中按要求设计正确的是(  )
A.
     电解饱和食盐水
B.
     铜锌原电池
C.
     电镀银
D.
    电解精炼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g)+2H2(g)═CH3OH(g)
反应II:CO2(g)+3H2(g)═CH3OH(g)+H2O(g)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I(填“I”或“Ⅱ”).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2CO (g)+O2(g)=2CO2(g)△H=-566.0kJ/mol
③H2O(g)=H2O(l)△H=-44.0kJ/mol
则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8OH--6e-=CO32-+6H2O.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不变、减小).
③用该电池作电源,组成如图所示装置(a、b、c、d均为石墨电极),甲容器装250mL0.04mol/L CuSO4溶液,乙容器装300mL饱和NaCl溶液,写出c电极的电极反应2Cl--2e-=Cl2↑;,常温下,当300mL乙溶液的pH为13时,断开电源,则在甲醇电池中消耗O2的体积为168mL(标准状况),电解后向甲中加入适量下列某种物质,可以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状态,该物质是CD(填写编号).
A.CuO        B.CuCO3    C.Cu(OH)2   D.Cu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正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③电解前后各溶液的pH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增大;
乙溶液减小;
丙溶液不变;
④列式计算电极a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L;
⑤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雾霾含有大量的污染物SO2、NO.工业上变废为宝利用工业尾气获得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1)上述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e4+、CO2
(2)上述合成路线中用到15%~20%的乙醇胺(HOCH2CH2NH2),其水溶液具有弱碱性,显碱性的原因:HOCH2CH2NH2+H2O?HOCH2CH2NH3++OH-,写出乙醇胺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HOCH2CH2NH2+H2O+CO2=HOCH2CH2NH4HCO3
(3)写出吸收池Ⅲ中,酸性条件下NO转化为NO2-的离子方程式为NO+H2O+Ce4+=Ce3++NO2-+2H+
(4)向吸收池Ⅳ得到的HSO3-溶液中滴加少量CaCl2溶液,出现浑浊,pH降低,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HSO3-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3-?SO32-+H+,加CaCl2溶液后,Ca2++SO32-=CaSO3↓使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
(5)电解池Ⅴ可使Ce4+再生,装置如图所示:

生成Ce4+从a口(填字母)流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SO3-+4H++4e-=S2O32-+3H2O:
(6)从氧化池Ⅵ中得到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上述流程中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若制得NH4NO3质量为xkg,电解池V制得cmol/L的S2O32-溶液ym3,则氧化池Ⅵ中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y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形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的pH逐渐降低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2 mo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28g N2和N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 NA
C.1 mol•L-1A1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3 NA
D.2.3 g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