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的CH2Cl2中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8.7MnO2与40mL10mL/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小于0.1NA
D.1molCaC2中所含阴离子数为2NA

分析 A、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
B、求出乙烯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乙烯中含6mol共用电子对来分析;
C、二氧化锰只能和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
D、CaC2中含1个钙离子和1个C22-

解答 解:A、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A错误;
B、28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乙烯中含6mol共用电子对,故含6NA个,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只能和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浓盐酸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氯气分子小于0.1NA个,故C正确;
D、CaC2中含1个钙离子和1个C22-,故1mol碳化钙中含阴离子为NA个,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如图所示为一个有机合成反应的流程图:

(1)写出中间产物A、B的结构简式.
A,B
(2)在图中①至⑦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②⑥⑦.(填序号)
(3)写出下列方程式
④:+O2$\stackrel{催化剂}{→}$
⑥:CH2BrCH2Br+2NaOH→CH2OHCH2OH+2NaBr
⑦:
(4)写出C的同分异构体X,要求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ⅰ.苯环上有两个侧链;
ⅱ.1mol X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产生1mol CO2气体.
写出符合上述两条件的X的所有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脂、淀粉、蔗糖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能发生水解反应
B.甲烷和苯都不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但苯不属于饱和烃
C.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符合绿色原子经济要求
D.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符合绿色原子经济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分子中含有34个氢原子的烷烃是十六烷(填名称),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的糖类的分子式C6H12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有关元素X、Y、Z、D、E的信息如下:
元素有关信息
X元素主要化合价-2,原子半径为0.0074nm
Y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Z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产物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E单质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用语表示):
(1)X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的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比较Y与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用化学式表示).
(3)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EY3两种化合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通常实验室配制EY3溶液时,可直接用水溶解EY3固体
②EY2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产生
③铜片、碳棒和EY3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
④Y、Z、D的离子半径大小依次减小
(4)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
(5)写出E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腐蚀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室温时,下列气体分别与氧气混合后的体积是4L,充分燃烧后,通过浓硫酸,再恢复到原来状况,气体体积变成2L,原气体可能是(  )
A.甲烷B.乙烯C.乙炔D.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分枝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枝酸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分枝酸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分枝酸是芳香族化合物
D.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过量稀盐酸后,溶液中既有沉淀,又有气体产生的离子组是(  )
A.Cu2+,K+,NO3-,I-B.AlO2-,Na+,CO32-,K+
C.Ba2+,Fe3+,Cl-,S2-D.K+,SiO32-,S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HCl,贮存少量C12;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锥形瓶内液面下降.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D.
ABCD
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液体为紫红色.
(5)某同学建议将装置F中的药品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老师认为不妥,用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4HSO3-+Cl2=SO42-+2Cl-+3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