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物质C和D的浓度相等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物质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A、达平衡时,物质C和D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A错误;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A是固体物质的量浓度始终不变,故C错误;
D、物质B,C,D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2:1:1,也可能不是2:1:1,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A.AlCl3B.Al(OH)3C.Na2CO3D.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是许多有机合成的原料.根据卤代烃的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请预测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应该有2个峰(信号).
(2)某同学用如图1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等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mL 1mol/L NaOH溶液和0.5mL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Ⅱ:将试管如图1固定后,水浴加热.
①据图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
②图2是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实验中需要检验的产物是乙烯,水的作是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实验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物质甲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
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现有C2H2、CH3CHO、C6H6三种蒸汽的混合物,已知含O量为8%,则C的含量为(  )
A.84%B.60%C.91%D.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确定苯酚酸性较碳酸弱
B向加有铁粉的苯中加浓溴水制取溴苯
C向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证明乙醛可被还原
D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CH2=CH2$\stackrel{Br_{2}/CCl_{4}}{→}$CH2BrCH2Br$→_{△}^{NaOH/醇}$
②HC≡CH$→_{催化剂/△}^{HCl}$CH2=CHCl$→_{△}^{引发剂}$
③CH3CHO$→_{△}^{Cu(OH)_{2}、NaOH}$CH3COOH$?_{浓硫酸/△}^{C_{2}H_{5}OH}$CH3COOC2H5
A.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设NA表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L0.1mol•L-1CuSO4溶液中含有的Cu2+数目为0.1NA
B.含1molCl-的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NH4+为NA
C.2mol SO2与足量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O3,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25°C时,1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CaCO3 $\stackrel{煅烧}{→}$CaO$\stackrel{H_{2}O}{→}$ Ca(OH)2
②AlCl3(aq)$\stackrel{NH_{3}}{→}$NaAlO2(aq)$\stackrel{CO_{2}}{→}$Al(OH)3
③FeS2$\stackrel{高温}{→}$SO3$\stackrel{H_{2}O}{→}$H2SO4
④NH3$→_{催化剂△}^{O_{2}}$NO$\stackrel{O_{2}}{→}$NO2$\stackrel{H_{2}O}{→}$HNO3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